亲子关系最好的是哪个方面(探寻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adminadmin 亲子鉴定一般收费多少 2024-03-25 33 0

亲子关系最好的是哪个方面(探寻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一、亲子关系定义:

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再经其后的儿童期、青年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

三、亲子关系的影响力:

1、对语言发展之点绣影响(语言的发展更多收益于母亲)

2、对人格形成之影响(家庭失和协造成幼儿口吃、紧张、易怒,长大后有神经官能症和少年犯罪)

3、对社会人际关系之影响(良好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奠定了孩子与他人之间良好的适应基础,家庭冷淡、无爱的孩子长大后不易相信别人,不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亲子关系发展分期:

1、生理共生期(自怀胎到婴儿出生三个月)只满足基本需求,对人无差别反应。运用信行为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关系。

2、萌芽时期(自3个月~6个月)有选择的社会反应行为。对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行为。对母亲或代理母亲职责的人表现出自发性的喜悦情绪和与众不同的依附。

3、稳定时期(6个月~8个月)开始对一个或几个人的固定信作出反应,对始终照顾自己抚育照料的父母亲明显的表现与众不同的依附行为。A反应集中熟悉的特定对象。B寻求与依俯对象的身体亲近。

4、进展时期

a、婴儿后期的亲子关系(8个月~1岁):懂得否定,例:推开奶瓶表示不要,此时期表现为主动、积极、亲密的亲子关系

b、幼儿期的亲子关系(1岁~6岁):3岁是关键期,表现出分离焦虑,依附母亲。

c、儿童期的亲子关系(6岁~12岁):不再以父母给予为主,接受社会环境。

d、青年期的亲子关系(12岁~20岁):重新省悟亲子关系之依附结构,改变依附表征,是能扩展爱他人能力的更佳阶段。

五、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1、教养态度:权威专制型、自由放任型、民主权威型

2、学会沟通方法

3、掌握奖惩策略

六、亲子沟通的方法:

1、 类型:权威式亲子沟通溺爱式亲子沟通和谐式亲子沟通:说服、资讯提供、谈心(宣泄作用)、谈天(常用)

2、亲子沟通需以爱为基础

3、如何营造亲子关系

(1)提供舒适的外在条件良好沟的环境

(2)提供能促进、培养和保持子女情绪平衡所需通的建议:

(3)帮助孩子发展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自尊

(4)示范并教导孩子做决定、选择、评判和解决问题的方

(5)以言教和身教引导儿童的道德发展

(6)当孩子学着克服生活中的情绪难关时,给与绝对的支持

(7)协助孩子的群体适应、人际关系

(8)帮助孩子表达他内在的创造力,让立急战他的潜能尽量发挥

4、鼓励幼儿的原则:

(1)多赞美鼓励,不要吝惜奖励孩子

(2)奖励的内容和其受奖励的行为相符

(3)奖励要在好行为发生后立即施行,才有效果

(4)奖励不要主太滥,要通过竞争才有意义

(5)多用精神或社会的的奖励,少用物质奖励

(6)口头赞美的语句要具体

(7)奖励要由外控逐渐引为内控,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8)不要错用奖励,要针对好的行为

5、惩罚的原则:

(1)惩罚并不等于体罚(动手、凶狠表情另幼儿生畏,也容易让幼儿模仿,成为暴力型的孩子)

(2)要在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即实施

(3)惩罚的方式要公平,前后力求一致(同样的行为应有相同的后果)

(4)对幼儿的惩罚可以用取消某些他们视为重要东西的方式

(5)不要拿生命有关的事项来惩罚

(6)惩怨劳罚孩子要让孩子明白你喜欢他,只是不喜欢他的不良行为,把人和事分开

(7)惩罚应配合口头说明,让孩子明白自己被罚的原因

(8)惩罚孩子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羞辱、贬损孩子,不要做超出其年龄的要求

七、 正确经营亲子关系:

1、用心去探讨孩子的问题所在,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

2、父母或祖父母的教养态度要力求一致,不要让孩子无所适从

3、给孩子清楚的爱,明白的指示,不要吝惜给予奖励

4、教孩子包容,体谅之前,自己先要表现包容与体谅

5、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弹性空间,有弹性才能使亲子关系持久

6、教导孩子要“协助”,而不是“代替”或“抢功”

7、不要把孩子当作父母的\"所有?去随意指挥

8、提供孩子快乐成长的环境不在物质而在精神

9、与孩子共定规则,让孩子有规则可遵循

10、做子女的良好模范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

第1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一、营造书香校园,为书香人生奠基。

一所学校如果书香浓浓,文化建设就有了重要载体。读书只有融入师生的生活中,才能唤醒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一)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根植于课堂,不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发展,走“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之,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我们的做法是以课堂多形式阅读为主,以课余阅读为辅。

为了让大量阅读走进每一堂课,我们规定,每节语文课必须拿出5~10分钟进行拓展阅读,每周拿出1~2节课进行集中阅读,阅读的内容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主(教师也可以从其他途径选用文章),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在开学初,经过集体备课精心挑选文本,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进行课内阅读,剩余三分之一为课外阅读完成。另外,我们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通过书香润年华(自主开发的经典诵读丛书)向学生推荐了中外古今名著,供学生自由选读。以课堂为主阵地,阅读量是很可观的,以小学为例,小学毕业时就能阅读至少多万字内容。这就势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以教师专注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助力工程、名师锻造工程为核心的教师分发展计划,充分保证了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诸城教研还向中小学生各推荐了200多首古诗词(文),按单元的编排形式编写成经典诵读丛书书香润年华,将古诗文背诵当作“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古诗词吟咏背诵中受到国学的浸润。两个“200首诗词(文)垫底”,这是对诸城中小学生背诵量的更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不仅要熟记、背诵,还要富有感情,形式活泼有趣,特别是全中小学生的晨诵经典活动,已经成为诸城书香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旨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每年一届的“风华少年”评选活动已举办6届,其中评选“古诗背诵大王”成为了检阅经典诵读成果的重要舞台。

(二)到“农家书屋”去读书。

(三)互助阅读,书籍与爱心同行。

“同学们,今天我向大家捐读的是我更喜欢的曹文轩的草房子,它主要讲了……”这是诸城府前街小学“好书捐读会”上的一段学生发言。据统计,诸城各中小学的“好书捐读活动”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全师生每人每年贡献1~3本好书。书非借不能读也,学校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捐一本,读百本”,广开书源,成效显著。在捐读前,学生可以在书的扉页上写一段推荐的话,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并签上自己的名字。班级图书角由专人管理,负责登记造册、日常维护等工作。学期末,图书还可在班级之间交换流动。图书所有权归学生个人,毕业时可以领回,也可以捐赠给学校。这种互助式阅读,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资源。

(四)让书香扮靓节日。

诸城实验中学早在2001年就开始举办读书节和图书超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形成了“读书——让生活更和谐”等十大读书新理念。实验中学的书香校园活动辐射和带动了全各级各类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读书节”中,我们大力开展了评选读书之星、藏书之家、一次购买图书之更等活动,“读书节”俨然成为学校的重大节日。学校的文化建设与读书活动直接促成了2009年全全面启动“全民读书活动”。

二、同步写作促进共同成长。

阅读与写作要两翼齐飞。为提高语文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行师生共同写作活动:

(一)共写教学(学习)随笔。

(二)共写日记。

(三)共记“阅读卡”、共写“周读书小练笔”。

三、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

(一)精心设计读写活动。

1、唱响“四季歌”。

春之韵、夏之歌、秋之颂、冬之情四季歌系列活动是诸城教研在全中小学开展的一项重要的特色系列活动,通过唱(搜集不同季节歌曲进行学唱展示)、画(画出自己喜欢的不同季节的景物)、诵(搜集不同季节的精美诗文、童谣、春联、谚语等编成相声或小品进行表演)、写(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设计主题手抄报)的形式,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各种素质。

2、“共读一本书”。

家长、教师、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写一份稿(读后感)、同讲一个主题。该项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知识,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在这项活动中可以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经典诗文诵、唱、演。

集背诵、演唱、表演于一体,让学生在诵、唱、演中体味经典诗文的魅力,内容以各年级背诵的经典内容为主。活动按照班级、级部(教研组)、学校三个次进行,每学期举行一次。不少学校的做法很有特色,如明诚学校的弟子规、千字文操,府前街小学每年一度的“六一古诗文朗诵大赛”等。

我们还根据时令、节气或时事来组织、设计适合师生读写的活动。如,“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组织评选教师参与全国语文教师阅读大赛、全国教师写作大赛等活动。每年都定期举行全语文教师阅读写作征文比赛等。

(二)鼓励学校探索个性化读写活动。

为了推动师生读写,我们提倡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优势,探索有个性的读写活动。各个学校都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实验初中每年一届的“图书超”,学生可以将富余的图书自由交易,大大刺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百尺河初中的“日记节”,已连续举行了7届,多种形式交流日记成果。实验小学利用文学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写实践活动;石桥子小学把古诗词学习引入到该镇小学书法特色教育中,每天练字就写古诗词,书法教育和经典学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林家村中心校、西郊学校成立小记者站,小记者们用自己天真童趣的笔触描绘出社会百态、学校生活,成为学校与媒体沟通的桥梁;文化小学的“儿童诗”创作走进课堂,也开展得风生水起,每周一节儿童诗创作课,每天一次的优秀儿童诗朗诵……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读写活动,使诸城的学校处处充满书香,时时张扬个性。

四、在探索中收获成效。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深入开展,在全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不论城区还是乡村,学生热爱阅读的风气越来越浓厚,影响所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第2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摘 要:作为初四毕业班的语文教师,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文言文的翻译、阅读的答题技巧和作文的审题、立意等,片面割裂开了语文的很多东西,以一个个的点来汇聚成一个冲刺中考的面。经过几年的摸索,就阅读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归结,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阅读技巧;热爱阅读;读书笔记;阅读经典

一、渲染悦读大模式氛围

1、学科组同研,打造“爱读书”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热爱读书,首先得有一批真正爱读书的老师。我们从语文团队开始,从推荐优秀书目、阅读经典开始。更初我们是从“啃”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开始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谆谆教导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大量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书中有30多条专门强调阅读重要性的建议,这让我们推行大量阅读的信念更强了。

我们在书籍的选择方面可谓是做到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良好衔接。小学特级教师韩兴娥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华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郑桂华的教学实录、卢梭的爱弥儿,再到第56教的奇迹,读书交流已成为我们常态教研的一道大餐。阅读,使我们思想上达成了共识,语文教学追本溯源,就得做好“读写”这两件事。

2、晋级式阅读,引领“爱读书”的学生

有了语文老师的先行,我们开始积极营造“书香校园”的阅读氛围。

首先,实行“晋级式星级评价制度”。具体做法为:除必读名著外,语文老师再为学生量身挑选各年级铜、银、金、钻石之星的推荐书目,制成表格学期初发给学生,学生读完相应书目,交流合格就可以晋级相应星级。

其次,为了避免各年级阅读书目重复过关,我们还制作了各年级的“读书评价卡”,学生一人一卡,初一至初四上下学期阅读的书目都在上面记录,附有老师评价和家长寄语,每学期读书笔记评价等级也在这上面有记录。此卡成了学生的阅读档案,不仅便于老师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学生们都以争当读书星,获取读书卡为荣。

在激趣上我们采用影视链接,“促”读名著。

(1)热点节目带读。在推荐引领阅读方面,我们还借助优秀节目的力量。比如百家讲坛节目可谓大师云集,内容形式也易于学生接受,我们将之视为名著阅读的“课外辅导大师”。此外,央视科教频道每年暑期热播的我更喜爱的一本课外书节目,我们倡导学生每期必看,众多选手们的阅读经历和读书,是更有效的榜样引领。

(2)观影对比阅读。经典的名著基本都有精彩的影视作品可以,更适合孩子在阅读原著后欣赏。比如,初三学生读完平凡的世界后观看了改编的电视剧片段,学生们一致反映,看电视与自己读书时的想象有所区别。除了读后观影,读名人传后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都加深了学生对名著人物的理解,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阅读。

3、蔓延式阅读,营造“爱读书”的家庭

我们利用家长会、家校沟通平台等方式积极和家长沟通,引

领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营造“书香家庭”氛围,每学期评选出“读书之星”和“书香家庭”进行表彰奖励,并组织优秀学生和家长经验交流。

二、积累悦读点滴收获高效

1、学会圈点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任何一部作品的生命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读者的用心思考才能唤醒沉睡在文字中的灵魂,圈点批注就是读者的思考留下的印迹,是与作者心灵撞击形成的火花。

刚开始学生的圈点批注可能停留在表面,我们就通过精彩示范、互相交流等方式,引导他们阅读与思考并行。我们将优秀同学的圈点批注的书目定期展览或用投影仪在全班展示,定期组织学生评选圈点批注优秀者或优秀小组。

此外,教师的参与示范效果很好。每当我们语文老师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阅读书籍和精彩的批注点评时,学生的眼里流露的满是惊喜向往,这种无声的语言胜过说教。

2、写读书笔记,让阅读和思考深入下去

我们本着少而精的原则,设计思考性笔记要求,让学生从“概括内容、书写感受、语言赏析”三方面写,这三项内容杜绝了学生的生搬硬抄,让学生的阅读有的放矢,重点训练了概括归纳、思考感悟、赏析语言三种能力。“概括内容”通过让学生概括归纳,引导学生学会“将书读薄”;“书写感受”通过写读后感悟,引领学生发散开来,“把书读厚”;“语言赏析”引领学生关注美句美段,思考哲理性句子,丰富自己的语言积淀,进一步“将书读细、读深。”

我们正在努力着,我们希望能让孩子扎根于经典土壤,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相信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两年多来的种子教师研究活动,让我明确认识到成为种子教师不仅要树立自己教育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要怀有敬畏之心、仁爱之情和赤子之心。而这个群体,更是激励着我,启发着我,在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成长,提升专注素养。其中让我感受更深、触动更大、改变更多的便是主题为“读书 让我们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的一次读书沙龙活动。

一、与书本对话,自主发现阅读的

问题

我首先浏览了目录,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理论性强、枯燥晦涩的外国译著,让我痛苦踌躇不已,想到研究活动在即,我便硬着头皮开始阅读,却在精心阅读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颇有收获。

1、阅读信息海量化――缺乏筛选

书中谈到“阅读一般分做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只有更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从这个角度进行反思,我目前的阅读多是停留于个目的。而且在日常备课、查阅资料中,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铺天盖地的信息就会即刻呈现,经常是我要搜索一个概念,成百上千的信息扑面而来,往往还来不及看完,发现时间就那么过去了。网络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信息的庞杂与冗余,而手不释“机”的我们,极易溺于信息的海洋而不能自拔,造成阅读缺少方向性、选择性、针对性、严肃性。

2、阅读信息的碎片化――缺乏理解

书中明确指明了阅读的目标,并加以区分。“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这无疑是明确告诉我们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而我在日常阅读中,更多是为了获得资讯。

由网络的“网页+超链接”结构带来知识的碎片化,因生活节奏加快和信息超载造成时间的碎片化,消遣性阅读、实用性阅读、碎片化阅读、娱乐化阅读、浅阅读、粗阅读成了眼下的流行符。在这样的阅读中,我有时读了后面忘前面,甚至,有时看书,原文都是一带而过,而各种书评观点却扑面而来,成为了一个“二手理解者”。这就让我更多成为了“碎片化阅读”的接受者,而并非是思考者。

二、现场,重塑阅读力

带着深深的反思读此书,我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我边读边将书中的精华逐一摘出,在研究活动现场与片区种子教师们进行了现场,并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谈了自己的感受。

1、带着问题阅读

为了更加清晰明确地表述书中的观点和我的反思,我制作了PPT,精简提炼了书中的观点, 和与会的种子教师。首先了书中关于阅读的内容,让我们改变阅读现状,对提升思维品质有了新的认识思考。在交流的个环节中,我根据书中提到的“主动阅读的基础――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观点,从自身的实际收益

谈起。

一个有思想的人,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思想,而接受别人思想更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书籍。阅读是教师获取思想的源头活水、更佳渠道。而带着问题的阅读才能在读书过程中,真正与作者的思想沟通,对其观点形成理性认识,敢于释放思想,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实现自我成长。

如果简单的罗列书中的观点,我觉得对于研讨活动助力不大,便结合自身的读书心得,继续和种子交流了关于做读书笔记的点滴细节。当我带着问题读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一书时,我边读边记下了对问题的思考,写下了读书感想。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考,这一过程能很好地提升了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我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随后,结合专注的理论,完成学术科研论文,把感想上升到理论,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在我的之后,参与研究活动的种子教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教师都认为,仅仅这样的读书仍然不够的,还要将理论反复应用于实践,在不断反思中进步。比如,面对学生违纪,就要审视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当学生上课走神,就要琢磨自己的n上得够不够好……所以能够真正稳扎稳打地读书,边读书边写作,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注

素养。

2、用科学的方法阅读

就像和种子教师达成了默契一样,第二个主题环节中,我主要探讨了通过如何阅读一本书掌握的一些做读书笔记的、非常实用的小技能。这为我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提供了更具体的帮助。

当我在PPT中列出书中提到读书做笔记的要点如“画出重点、空白编、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等这些具体的方法时,大家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重新学习了读书的

方法。

在感受时,我提到这些具体的方法,指明要实现有效阅读,不仅要读还要动笔写,作为教师,应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比如,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整理心得体会等。通过读书笔记可以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个人观点的形成和提升。这样的方法,能成功地克服缺乏思考的碎片化阅读的弊端。所以说,有效阅读是“读”与“写”并重的阅读。

这些的办法在我自学心理时,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实话实说,毕业后的这十几年,理论性书籍看的真是比较少,而心理的学习范围广、专注性强,再加上时间紧迫,更需要提高阅读的效率,精准的把握核心理论。这种泛读与精读结合,目标明确的读书笔记方法,大大地提升了我阅读效率。为完成十多门课程的学习,顺利通过考试,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之后的研讨中,很多教师也提到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阅读更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只有掌握了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才会事半而功倍。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曾所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

内容。

在这次种子教师研究活动之后,在老师们的启发下, 我不但自己使用这样科学的读书笔记方法,提升我自己的业务能力,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圈点批注”使之阅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真是师生共同受益。

三、借力研究成果,成为综合性的

思考者

研究活动结束了,但种子教师谈到的许多观点还在我脑海中回荡。不仅是这样的阅读方式、阅读本质、阅读的意义、阅读给教师工作所带来的变化,都让我产生了深入的思考。

通过阅读,我不断思考教学工作、生活质量、生命价值,实现自我人生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同时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来润泽他们的生命,使师生的生命因阅读而更加美好。所以,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每天给自己留出一小时的阅读时间。我认真制定了计划并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我没有把研究活动中推荐的书单照单全收,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实际需要,进行了筛选。要力争学有所得,使所读内容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既要武装头脑,又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阅读是以多读书为基础的,但有效阅读却不能单纯以数量取胜,而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

不仅如此,我还在校内进一步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通过更大范围的互动交流,促使我校教师对一本书的认识多元化、立体化。因为是共读共享,使得大家在完成自己的读后感时,也期待别人的经验感受,印证一下他人与自己感悟的异同,加深对书的理解。作为种子教师的我,在学校沙龙中现身说法,借助自己的效率手册――工作日志,细化了自己的阅读量,一本本读书笔记是我成长的见证,让很多同事感受到了我读书的收获。这样的实践,打破了自己“]时间读书”的魔咒,让我觉得我真的是发挥出了一丝丝种子教师的带动作用。

第4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所没有书香的学校,不是真正的学校,一个不是浸润在书香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如果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只是读过了12本语文书,或者连带几本教辅书的话,那这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好不到哪去,一辈子的阅读兴趣就没有树立起来。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这里,我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更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完黄山奇石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等写景的文章,可向学生推荐一大批描写景色的优秀文章,同时开展“我做小导游”的口语交际活动,“祖国山河多壮丽”的手抄报展示活动等,让学生在大量的群文阅读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有乐趣的活动,是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价值。在教学五年级“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同时,让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不同文体的文章,扩展阅读面,同时开展“我心中那份沉沉的爱”的征文活动,并在班级墙报或班报上进行展示,甚至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展示。还可以几个班级共同写征文,年级竞赛,互相读对方的作品,激发学生心底的竞争意识。当然,在写完之后,可以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展示这些作品,让家长谈谈自己的感受,沟通亲子关系。

这些做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群文阅读、撰写感受的欲望,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阅读习惯就在这一次一次的活动中逐步养成。

二、授之以渔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引导学生爱读,更要让学生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效益。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说的是课内严格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爱好读书。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要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强化基本阅读方法的训练,如逐字、逐句精研细读,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把教材变为学材。还可以浏览,明确大意,择需而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边批注边阅读的习惯,教给学生用不同符进行标注,在学习课文时如果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我除了引导他们联系上下文理解,很多时候让他们动手查字典,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现在大部分孩子遇到难理解的词语都会主动的查阅字词典。

此外,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作阅读笔记,读与思共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有一些学生认为做阅读笔记很麻烦,不愿去做,可以用激励的办法,例如在讲到五年级“生活中的启示”这一单元时,笔者将自己阅读积累本和读报剪贴本拿来,把积累到的有关故事讲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是那样的认真,有很多同学都说:“看,老师的笔记记了那么厚一本。”此后,教师并没有给他们讲,你们应该由坚持做笔记的习惯,笔者发现有很多原来不爱做笔记的孩子也在认真地积累了。

除了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还应该让家长多多配合。可以召开了专项全体家长会,现在很多家庭没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在家中是不容易看进去书的,更别说很多家庭都没有基本像样的童书了,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在家中如何指导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匹配哪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并且让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阅读。从实际效果看来,这样的做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创设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每组有一名同学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晨或下午到校后,可以自由进行课外阅读,每周都应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4、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和教育需要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除了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推荐外,我还把自己的书带到了班里,学生在借阅的时候明白了应该看哪些内容的书,也纷纷去购买类似的书籍。

四、鼓励坚持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第5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674-098X(2014)04(c)-0246-01

1 问题提出

因此,笔者长期以来不断实践研究如何题升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为载体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的优良习惯和心怀正义、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

2 影响农村小学生写作的制约因素

就目前农村的社会现实而言,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首先,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了孩子对于写作学习的态度。很多家长由于自身眼界有限,认识不到写作能够搭建起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通过孩子写作内容,可以洞察孩子的内心活动,掌握孩子的思想状态。很多家长过多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培养的重要性。

其次,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来源有限,形成了“阅读输入有限,写作输出受限”的局面。时下,电脑、手机、网络使得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缺乏筛选信息的能力,很多不良的视频文字误导甚至毒害了小学生。信息时代,网络发展带给农村儿童的弊端远远大于便利。而真正适合农村儿童阅读的图书资源也非常有限,这就制约了其写作输出能力的提高。

再次,学生欠缺良好的写作习惯,基础的写作技巧,需要老师耐心指导。同时,学生也欠缺持久的学习动力和热情,需要老师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引导其写作热情。

3 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策略

针对以上诸多制约因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搭建平台。

3.1“飞信”传情,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情有爱,激发写作的欲望

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样,孩子的成长变化也能让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为了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笔者紧紧抓住学生纽带,让学生每周给家长写信,记录一周的学校见闻,成长心得。在进行写作练习的同时,更多地是在记录孩子思想成长的过程。相应地,笔者也会建议家长就孩子的写作内容进行点评,以此创建和谐的亲子沟通关系。这样的做法使很多平时不被留意的小事都被记录下来一起。父母过生日时,学生要写祝贺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在充满真诚温情的文字交流中,很多家长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与孩子沟通时,不再是简单粗暴地严厉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与家庭学校之间的融洽关系迅速建立起来,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他们乐于用自己笔记录实际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针对学生阅读量少,见闻有限的农村教学现状,笔者积极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很差,但是,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笔者在网络上搜集了窦桂梅老师的推荐的各年级阅读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赏析。同时,以小学课本为基础,适时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阅读。因为小学课本的文章是经过千挑万选提炼出的,能够与时俱进,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标准,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国内传统文化。

比如学生阅读三个儿子,笔者依托文本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有梯度的问题进行启发思考:老爷爷面对三个儿子,为什么更后却说“我只看到一个儿子”?如果你有两个不理解父母,不帮助父母的哥哥,你该如何去劝说? 结合阅读内容,让学生去改写、续写、扩写,甚至让学生去用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发挥了孩子的个性。

3.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

在农村学校,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看到作文题目,抓耳挠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虽然农村生活与城生活差异性很大,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并用文字表述他们的感受。比如,农村的家家户户都有看家的小狗,每家也有猪、鸡、鸭、鹅等动物,学生天天观察饲养,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笔者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法,比如,农村人在春天家家都养小鸡小鸭,笔者就带领学生去观察,并记录其观察结果,让学生之间互相修改,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3.4 适时进行情感激励,保持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

农村简朴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许多孩子的情感教育在家庭中或多或少地被忽略,造成学生的情商开发不够,进而影响了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引导孩子发现世间万物的真情美,强调“情感表达”,通过丰富的阅读,情感熏陶,提升其内在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为孩子今后的发展,确立“精神基调”,比如,学生写母爱深深时,要求学生写一些母亲爱我的事,再写一些我爱母亲的事。通过这些情感教学培养孩子们质朴的情感和优良的品质,将来不论他们是中断学业外出打工,还是进入高等学府,都会是个有社会良知的人。

4 写作策略的实施效果

在长期的写作策略实施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变化,其实施的效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

4.1 学生个性成长

笔者所在学校班容量为20人左右,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差异,学生都能非常积极阳光地投入活动中,并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学会了交流,懂得了关爱。

4.2 家长心得体会

认为孩子懂事,孝顺,孩子会自我反思,能主动承认错误。理解家长的艰辛不易。亲子沟通顺畅,家庭关系和谐。

4.3 教师工作收获

赢得了学生的尊重爱戴,能和学生说说知心话,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新的环境形势下,把握住农村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农村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把我们农村孩子这块璞玉雕刻成一块块精品,让我们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

参考文献

[1] 窦桂梅。窦桂梅阅读课堂[M]。长春出版社,2004:36、

第6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途径二:给学生的作文评语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激励、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途径三:帮助学生发表作文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并让他们把这种热情高涨起来。

【关键词】 阅读群书 激励性评语

中图分类:G633.3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怒其不争”固然是出自教师的责任感,但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作出的种种过激举动肯定是不科学的、无效的。与其如此,不如心平气和的承认现实差距,想想对策,如何消除学生的写作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本人认为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途径一:鼓励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素材,激发兴趣。阅读,能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培养语感的直接有效的方式和渠道。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提高审美水平,逐步养成写作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本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熟读,更要精读深读,要体会和感受。不仅如此,还要有选择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大凡次相当,思想艺术性统一的文章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深读,以阅读促积淀,以积淀带提高,这样,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话会说,自然喜欢写作文了。

1、鼓励学生多看书,提高阅读的兴趣。“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培养语感的直接有效的方式和渠道。例如:开展读书交流会等。

2、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现在的学生可能书读得不少,但真正会读书的并不多。有学生老是说:“老师,我读了许多书,但怎么不见我的作文有所进步啊?”这样的现象并不少。

许多学生读书,往往只限于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样的读书,更多也只是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留下印象,而其中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深刻的内涵等精髓并未能够体会和领悟,而这些精髓又能在无形中提高读者的写作素养,极为可惜。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如做读书笔记、写批注、写读后感等。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共同探讨读书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平时多写,多感触,养成了感悟的习惯,到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有“无米下锅”的尴尬和苦恼了。同时还能在写作时较自如地把自己的感悟流露于文章中,使得文章更加感人。

途径二:给学生的作文评语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激励、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的评语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作文效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理解性评语。理解是沟通的前提,沟通得越好,教育效果则越好。学生的写作可能出现败笔,教师对这样的习作应予充分的理解和谅解。理解能产生信任,有了信任才有信服,让学生信服的评语,才能起到预期的作文教学效果。

3、探讨性评语。探讨性评语就是要与学生探讨所评作文如何写,诸如:如何立意、选材、确定表达方式、行文思等。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或教师的评语发表见解,达到沟通的目的,实际上与学生沟通的越近,教学效果则越好。

5、因人而异性评语。由于班里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次不一,统一辅导有一定弊端,教师就应有的放矢。利用因人而异性评语进行个别辅导,可以回答不同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以书面形式进行作文指导,使学生倍感重视,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途径三:帮助学生发表作文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并让他们把这种热情高涨起来。

帮助学生发表作文要做到:首先,在于发表次多级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在学生心目中显得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但教师可以为学生习作的发表提供阵地,把发表变为可能,例如:我把每一次作文中较好的文章发表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让全班学生阅读,再从黑板报上的文章选出更好推荐到我们学校的馨园报,或向更高一次推荐发表。这种方法快捷地满足了不同次学生发表作文的欲望,充分地调动了阅读和写作的积极心理。

其次,发表对象的广泛化。提到发表,不少人立即想到好同学,好文章,其实不尽然。从作文能力构建与构思等因素的角度看,差生的生活积累更丰富,但这种积累往往蛰伏在潜意识中,因缺乏写作的热情,往往难以调动。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作文能力差的学生,指导其作文,将其作品在班级或校级报上发表,激活这些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又带动了好的学生的创作热情,因为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不如自己的人的文章都可以发表,我也一定能行!

第7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 管理沟通;七要素;八字诀

[中图分类]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1006-5024(2008)10-0080-03

[作者简介] 曾 萍,云南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管 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云南 昆明 650091)

一、把握管理沟通“七要素”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

2、分析信息源。在沟通中,信息源即信息的发送者、沟通主体、沟通者,即:分析谁发起这个沟通的行为。在沟通分析过程中,沟通主体关键要明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我能给受众什么?沟通主体分析是解决“我是谁”以及“我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沟通主体分析“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而分析“我在什么地方”的过程,就是自我定位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确定可信度的过程。而解决好信息源的问题,则是沟通主体建立可信度和确定沟通目标的过程。因此,信息源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

4、了解听众、服务听众。成功的管理沟通是听众导向的沟通。在沟通前应该了解听众背景:他们是谁?他们了解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怎样激励他们?做好这四点主要是在与听众沟通前要认真预测听众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是主要听众还是次要听众?他们对于沟通的主题了解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新信息?听众对所提供信息感兴趣的程度?如果听众对沟通主题兴趣浓厚,就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对于那些对沟通主题兴趣不大的听众,就应该设法激发他们的热情,征求意见并诱导他们参与讨论。沟通客体分析是成功管理沟通的出发点。要善于运用沟通客体策略,重视伦理道德在管理沟通中的作用。

5、沟通背景(环境)分析。现代企业优化管理沟通,必须重视环境分析,建立环境分析机制,既要经常分析内部环境,又要分析外部环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要特别重视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分析:一是心理背景,包括沟通主体自己的心情和沟通主体对于对方的感受和态度,避免由于偏见与好恶而出现偏差。二是物理背景,即沟通发生的场所。特定的场所能造就特殊的沟通氛围,如与上司沟通时,在上司的办公沟通与在厂区的花园沟通效果是不一样的。三是社会背景。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善于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模式,处理好沟通主体双方及对沟通发生影响的其他个体和人群的关系,如:上司在场与否,竞争对手在场与否,自己与他人沟通的措辞、举止会有区别。四是文化背景。它更是潜在而深入地影响每一个人的沟通过程与沟通行为。当不同文化在沟通中发生激烈碰撞或交融时,人们能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威力。

6、优选媒介(渠道)。沟通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包括口头、书面和非语言而完成的。渠道是由发送者选择的、借由传递信息的媒介物。一般来说,口头沟通渠道主要用于即时互动性沟通,沟通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无需严格记录,沟通形式活泼,富有感彩。书面沟通渠道主要用于要求严谨,需要记录备案的沟通。无论是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沟通,都可以作为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在选择沟通渠道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正确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电子信息通道出现了多样化,如现在已经被企业利用的管理沟通电子渠道有: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个人电子邮件、组群电子邮件、可视电子会议、手机及电脑与网络共同传递的电子短信息、企业内联网、企业独立网站、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刊物等一些新渠道。从理论上讲,管理沟通应该比以前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宽的覆盖面积、更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二、打牢管理沟通的基础:听、说、读、写

管理者作为个体,要实现管理沟通优化,要特别重视打牢沟通技能的基础,提升管理沟通的效果和效率,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口头与笔头方式,熟练驾驭笔头和口头技能,以提升沟通效率与效能。可以说,听、说、读、写是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技能,而在沟通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分别比例为:听40%、说35%、读16%和写9%。

1、善听。“倾听则明,偏信则暗”。倾听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成功的管理者大多是善于倾听的人。为了使倾听有效,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克服倾听障碍,掌握下面的倾听技巧:一要身心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思想、积极思考、保持开放姿势是有效倾听的重要保证。二要换位思考,以增强相互理解。三要沉默是金。静静地听他人倾诉是有效倾听的更好方式。切忌自己滔滔不绝,反客为主,喋喋不休。四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非语言信息较可靠,而且言行一致更关键。五要适当记录。有效反馈是有效倾听的体现,管理者通过倾听获得大量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这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2、能说。包括面谈与演讲技能。现代人都要学会沟通、表达和当众讲话(公众演讲)。“能说会道”更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更适应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需要。面谈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是管理沟通发生的交流方式。提升面谈水平,要制定面谈计划、确立面谈目的、追求信息共享、安排面谈结构和环境,以增进关系。同时,用5W2H方式准备问题,即为什么谈(why)、与谁面谈(who)、何时、何地谈(when及 where)。谈什么(what)、怎样谈( how to)、谈的深度与广度(how much)。要做好演讲,明确演讲目的,用5W2H法做好演讲准备,设计好演讲的语言结构,包括开场白、主体观点的阐述、结尾,把握演讲的心理技能,巧妙运用演讲的非语言技巧。要讲究说的艺术,要以理义感人,注重伦理道德,说话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切忌巧言令色、强词夺理、冗词赘句。必要时,应运用游说进行说服,善于潜移默化。

信息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日渐繁多的信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我们想接收的每一件事物。因此,要善于略读。略读则跳过某些阅读者完全了解的段落,从而有效利用时间。要主动阅读,越主动地阅读,效果就越好。

4、擅写。笔头沟通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沟通形式,也是现代企业更可靠的沟通方式。“口说无凭,落笔为准”。在现代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商务函件、协议、单据、申请报告等都要以笔头纪录方式加以认同。笔头沟通信息易纪录并永久保存,信息传递方式快捷并可特别关注细节,能精确用词并使相关受众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发挥纸张、传真(Fax)、电子邮件(E-mail)、电子会议系统( EMS)的不同作用。二要按受众导向的文字组织原则进行并根据受众特点来组织文字信息。三要提升笔头沟通的语言组织技能。把握笔头沟通的语言逻辑的更高次、中间次、基础次,善于运用演绎、归纳等推理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要重视笔头沟通的写作全过程,包括收集材料、组织观点、提供材料、起草文稿和修改文稿。五要把握写作特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并使读者乐在其中;明确写作目的,按不同受众选好风格、渠道偏好及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好写作的换位思考。

三、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望、闻、问、切

4、深“切”。“切”在医疗中既是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的过程,又是诊断处方的过程。既要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进行手诊、切脉、听胸部腹部及进行必要的化验、医疗器械检查,更好综合分析、全面诊断,还要掌握一些边缘科学知识、如心理学、行为医学,用以分析患者就诊的心理变化,以进行更好的行为护理及对症下药。现代企业管理沟通引进“切”的理念与技能,将实现管理沟通现代化的飞跃。“切”意味着“接”的艺术,亲切地接待、接见,深入地接近、接触,诚恳地接受、接应、接头,是优化管理沟通不可或缺的;对管理沟通相关的事、物、人过程等,要善于“切”磋,切磋琢磨可提高管理沟通水平及深度、广度。管理者才能更全面地思考、探索、逻辑推理,以提升管理沟通水平。“切”要做到深切,多用心思考。

参考文献:

[1]魏江,严进,等。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8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语感;榜样示范;理论步骤;做好沟通

一、创设情境,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对于一切都很陌生和好奇,而且求知

欲望特别强烈,所以我在开学就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读各种经典儿

童文学作品,如,窗边的小豆豆宝葫芦的秘密没头脑和不高

兴等。孩子们马上被这些故事所吸引。每次我读完都会告诉他们:“你们一定要多认字,这样许许多多好看的书你就能自己读了!”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旺盛的求知欲与上进心和极大的热情。

二、韵语识字,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低年级孩子对于诗歌有着天生的敏感。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让孩子们欲罢不能。于是我找来了近100首韵语诗歌,每天带领孩子们大声朗诵读2~3首,一会儿的时间他们就能边拍手边把当

天的诗歌背过了。在识记诗歌以及背完诗歌再拿出诗歌逐个认识字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孩子们整体去识记诗歌中的字。不要求他们会写那些字,只要认得大体的模样即可。这样孩子们没有什么负担,生字也在多次的回现中被孩子们牢牢地印在了脑海中。

三、榜样示范,教师给予学生规范字的书写

一年级的孩子们刚入学,作为班我每天都要泡在班里。所以在班里办公、批作业就成了我的课间工作。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我故意在教里书写和看书时,尤其注意姿势的标准。经常听见孩子们在课间窃窃私语:“你看,老师的背挺得多直!”经常有学生会夸我:“老师,您写字的样子真好看!”有了老师的示范,结合课堂上的教授、指导,孩子们在一入学时便形成了比较标准的读写姿势。

四、理顺步骤,由写字学做人

课堂上学写新字时,尤其是笔画简单的字,我会注意提醒学生写好每个笔画的三步:起笔、行笔、收笔。做好这三步就好像人做事情一样,一定要善始善终。孩子们于潜移默化中也学会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写好基本笔画后,一定引导学生看清字形及框架结构后再书写。因为有些孩子往往图快,不注意这些问题。此时,可以让孩子们想象一下这些字的结构像什么。比如写“合”这个字,孩子们会说,上面的“人”像一顶帽子或一把伞,下面的“口”是一个箱子,如果上面的“人”字写得不舒展,下雨的箱子就会被雨淋湿。诸如此类,通过合理的想象,孩子们体会到了汉字的奥妙和美。

五、做好沟通,家校合作规范巩固学生写字

通过飞信等手段,我经常与家长沟通更近孩子习字的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家长们配合并做好孩子在家习字的指导。有了与家长们通力合作与齐抓共管,孩子们的规范书写汉字也“习惯成自然”了。

六、使学生树立练好字的信心

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自信地学习,充满信心地练字才能把字写好。在每一次的练字过程中,我都会鼓励学生,给学生打气,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必胜的信心,自信心的建立能够使得学生充满信心地进行练字活动,字写起来会自然而然的,逐渐变为一种踏实,写字时手稳了,写出的字也会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七、注重描红时将描红的实效性不断提高

在练字学习中,描红是写字教学的步,描红能否做好关系到写字能不能更终获得实效。所以,在描红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先让学生完成观察的任务。首先在观察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对所描红的字进行结构分析,做到弄懂字的正确结构,其次在描字的时候要先让学生看清楚田字格中每一笔的位置,并能够让学生自己清晰准确地找到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关键位置。

八、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将榜样力量凸显

对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好的榜样具备良好的表率作用,并且这种榜样更加具备良好的说服力。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激励着每一位学生更好地进行练字学习。在平时的练字学习中,我会认真地挑选出几位写字较好的学生,悬挂在教的写字园地中,让学生都看一看,评价一下,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学习,教师合理的表扬能够使他们成为大家的榜样。长此以往下去,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会鞭策学生更加努力地练好字。

九、用真诚的批语去打动学生

每一位孩子都拥有被人赏识和赞美的渴望,他们都会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他人的赞扬。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会对每一位学生的练字情况作出分析,对字写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的赞许并鼓

第9篇:高效沟通读书笔记范文

一、现状分析

仔细分析留守儿童的阅读难题,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因素起着制约作用。

1、环境不支持

2、读物不丰富

大多数留守家庭经济不宽裕,加上不少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或很少为子女花钱购买课外书。一般留守儿童的家庭藏书量极少,难以营造家庭阅读氛围;而且读物多集中在轻松、浅显的通俗读物上。因此留守儿童读得较多的是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缺少深度的经典阅读。

3、指导不到位

留守儿童的阅读行为缺乏有效指导。一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基本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隔代老人,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和监督,而更多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寄予学校、社会。二是城区小学地处刚刚转型的乡镇,社区等公共文化建设缺位,图书馆发展滞后。三是学校的大班化教学,导致教师对留守儿童很难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二、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监护不力,在家的课外阅读时间、环境、读物等都无从保证。因此,学校教师就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引领留守儿童阅读的责任人。

1、家校勤沟通:传递家庭教育正能量

2、阅读指导课:为留守儿童打造课外阅读的金钥匙

为留守儿童开设阅读指导课,是提高留守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的关键。笔者认为,阅读指导课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其一是读物推荐。

首先,把“如何向图书馆借阅图书”作为阅读指导的入门课。同时,在图书馆为留守儿童设立专门的经典书架,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要,将经典名著及畅销图书进行分类编排和推荐,便于留守儿童借阅。

其次,编制小学六年课外阅读书目100本。书目包含教育部推荐的各年龄段阅读篇目、小学教材中涉及的作家作品等。在书籍形式上,尽可能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版本,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

更后,举办具有特色主题的经典读物阅读活动,推广经典读物的深度阅读。如开设“名著导读课”“好书大家谈”“经典阅读交流会”等。

其二是方法指导。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教师要教会留守儿童科学的阅读方法,如翻阅报纸杂志、信息资料等可用浏览法,阅读小说、益智类读物可用略读法;阅读经典著作、诗歌散文可用精读法等。同时,指导他们养成“动笔墨读书”的好习惯一写阅读记录卡;写读后感、内容梗概;推荐好书;交流读书心得等。

3、阅读记录卡:促留守儿童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记录卡”每周一张,周一统一收发,纳入日常作业范畴,由家长、同伴、教师共同督促学生完成。“阅读记录卡”从低年级的“每晚一故事”到中年级的“主题阅读”,再到高年级的“批注品读”,设计内容因年级而异,体现循序渐进的阅读梯度。使用“阅读记录卡”,一是以作业的形式,规定留守儿童每天必须阅读并记录。二是教师可从“阅读记录卡”上,了解留守儿童读什么书、怎么读、读书的收获是什么等阅读状况,从中发现他们的阅读喜好和阅读意愿的变化,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

同时要指导家长,给留守儿童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和更好的阅读环境,做到专“地”专读,专“时”专用。

4、阅读交流会:让留守儿童保持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是推进课外阅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是开展亲子共读交流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把每学期开学周定为“亲子阅读交流周”,欢迎返乡的家长共同参与。各班通过读、讲、画、演、写等形式的阅读交流,让留守儿童在与家长共同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促进亲子间的感情。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1)

〔关键词〕家庭心理辅导;系统论;辅导策略

一、家庭心理辅导的系统论观点

系统论认为,任何家庭都是一个彼此交互影响的紧密系统。个人问题只是家庭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进行心理辅导时,应把学生个人心理问题放在其家庭系统中考虑,辅导的侧重点由只关注学生的问题,变为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辅导的过程就是将“问题”变成“关系”,再从“关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每个孩子都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家长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影响更大的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家庭的烙印。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塑造和改变着孩子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对那些因家庭关系失调而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需要有家长的共同参与,家长不是家庭信息的被动提供者,更不是孤立的旁观者,而是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助手,有时甚至是需要接受辅导的当事人。

二、家庭心理辅导的步骤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笔者在家庭心理辅导时一般采取明确问题、深入分析和跟踪辅导三个步骤。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步骤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对辅导阶段作出的划分,未必是每个辅导个案都必经的过程,有的个案只需调整家庭的角色就能够完成全部的辅导过程,而有的则必须进行跟踪辅导,直到当事人的症状真正好转。

步:明确家庭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调整家庭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笔者在介入学生的家庭之初,都要让每位家庭成员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家庭角色定位,尤其是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成长期望。在寻找家庭结构中的偏差时,笔者有时采用“家庭形象雕塑”的技巧来测定各成员的心理知觉,即让每个人排列出各自心目中家人关系的位置及距离远近,从而发现家庭关系的症结所在。此外,“画家庭图谱”的方法对快速又准确地找到家庭关系的症结也很有帮助。利用系统论的专注知识,可以让父母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庭,每位家庭成员都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负有责任。家庭中的权威成员更要明白“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

这位母亲表面上是为了女儿好,其实她所表现出的软弱,无形中加重了女儿的症状。在家庭心理辅导中,笔者首先让母亲尽量控制情绪,表现得坚定一些,使她由辅导对象变为我的辅导助手。在女儿哭泣时,母亲也坐得很直,不再表现得对女儿特别关注了。我鼓励母女俩进行沟通,暗示女儿已经长大,提升她面对问题的能量。这对母女由于朝夕相处而纠缠得太紧,父亲很难进入她们的系统。更后,我让母亲意识到只有通过她们自身的努力才能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她们各自的家庭角色定位。

在家庭心理辅导时,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需要辅导的对象。心理辅导教师要帮助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问题的结构图,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然后才能针对整个家庭的错乱角色作出适当调整。

第二步:深入分析家庭问题的心理原因,制订并执行改善家庭关系的辅导策略。

改善出现问题的家庭关系既是家庭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也是更难的一个环节。在对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辅导教师应对其家庭成员间自我界限的清晰度、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权利的分配与执行、情感上的亲近与否等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把辅导重点放在家庭组织关系中的角色转变上。辅导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家庭问题使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有效纠正家庭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案例3:一名高三男生由母亲带到心理辅导。母亲反映,儿子一到考试就焦虑,会出现手麻现象,严重时整个手臂都动不了,而且他只要一想到手麻,手就会自然麻起来。他平时不会有这种现象,只有考试前和考试中才有,而且越临近考试越明显。笔者在辅导中曾让该生尝试让自己手麻,他经过意志努力,告诉我“手真的麻起来了”。

笔者在了解和分析了该生的家庭信息后发现,原来在高二分班时,该生喜欢文科,而父亲却替他选报了理科。高三填报高考志愿时又出现分歧,孩子想报水产,而父亲却让他报考外贸学院。为此,该生与父亲如同仇人,在家中水火不容,连吃饭都不愿坐在一起。

经过分析,笔者决定暂时不对他“手麻”的症状过分关注,而是只作简单解释,先设法改善他们僵持的家庭关系。在与该生单独交谈时,笔者针对他能够“用意念使手麻起来”这件事,启发他考试与“手麻”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使他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有不想参加考试的念头——因为讨厌父亲,于是不想为父亲替他作的选择付出努力。在与他母亲交谈时,我反问她:“为何总是由您来反映孩子的情况,而听不到他自己的声音?”暗示家长对孩子干预过多。笔者建议他们开一个家庭会议,每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相互尊重对方的看法。后来,父母终于转变观念,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孩子的考前“发麻”现象也自然消失了。如果没有对该生进行深入的家庭分析,仅仅从矫治他的“手麻”症状入手,可能就会陷入心理辅导的困境之中。深入分析,策略得当,避实击虚,是本案成功的关键。

通过前面两步的辅导工作,家庭问题的根源基本找到,辅导措施的落实也基本完成,有的家庭能够通过内部的自我调整实现家庭系统的重构,辅导过程便结束了。但是,大多数的家庭则没那么幸运,家庭关系的改善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跟踪辅导和干预,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

案例4:陈某,女,高三学生。有一次在家洗澡时,她母亲从下看到她映在卫生间玻璃窗上的身影,于是上告诉了女儿。母亲的话对于正处在青春期、性格内向的陈某触动很大。正巧当天傍晚她看到住在对面房里的两个青年一边谈论着什么,一边朝自己这边笑。从那以后,她洗澡时总怀疑那两个青年在偷看自己,在上学上跟踪她,甚至在家复习功课时也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自己的相貌。当她告诉母亲时,母亲起先认为女儿在开玩笑,后来也将信将疑,当女儿回家时都要往下巡视一番。父亲更加着急,用三合板封死了卫生间的玻璃窗,将家里所有的窗帘都放下来,女儿上学时他悄悄跟踪也没有发现异常。他们虽安慰女儿:“哪有什么说话声音?”“窗户都封起来了,谁也看不到了。”但没有效果。

笔者认为,前面的心理辅导只注重了陈某的个人问题,家长的参与也只是为了协助辅导陈某,而家庭心理辅导的重点还是要设法改善陈某旧的家庭关系,重建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因此还需要进行跟踪辅导,巩固辅导效果。于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关系的改善,笔者建议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多关心女儿的学习与生活,每天上学由父亲接送,大大增加女儿的安全感,父女关系得到改善。每天晚饭后,要留出一段家庭谈天的时间,双休日组织一次家庭郊游活动等,和谐的家庭氛围逐步建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陈某的症状得到了彻底改善,她也成功考入。

三、家庭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

系统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家庭心理辅导的过程就是改善家庭关系的过程。一切家庭问题的产生均来源于家庭关系不和谐,一切家庭问题的解决也归结于和谐关系的重建。在家庭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辅导教师对家庭关系的关注要重于对学生问题的关注。辅导教师不能仅仅纠缠于单纯解决学生的问题,而要向家长解释清楚学生的问题与家庭系统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此负责,并要与家庭成员就辅导目标等达成一致性意见,共同作出改变的努力。

2、使家庭积极面对现实,而不是纠缠于“过去”。家庭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解决“现在”的家庭关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纠缠于“过去”。适度挖掘过去的经历是可以的,如果太强调“过去”的意义,只会激起大家对“过去”伤痕的回忆,使问题更难以解决,而且还有可能引起新的家庭矛盾,使问题更复杂化。

3、在改善学生家庭环境的同时,不可忽视孩子自主性的提高。家庭心理辅导是通过改善学生的家庭关系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但是,辅导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太偏重家庭环境的改善,还要设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四、家庭心理辅导的困惑与思考

经过多年的心理辅导,笔者认为家庭心理辅导与学校心理辅导相结合,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有效,因为这是从学生的问题根源入手解决其根本问题,共同的目标也很容易使家长与学校双方形成教育的合力。不过,在具体实施中也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1、家长观念保守,扭转困难

大多数家长能够认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肯配合学校的辅导工作。当辅导教师指出其家庭关系中的问题时,很多家长可能碍于面子,心里不愿承认,也不愿为此努力。由于家长的观念难以扭转,学校心理辅导便得不到家庭强有力的支持。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与社会可通过专家讲座、家长沙龙等活动进行宣教,帮助家长转变传统观念。

2、家庭辅导策略难实施,更难持久

3、在复杂的家庭关系面前,辅导教师面临着保持中立的考验

当心理辅导教师真正介入家庭时,随着了解的深入,复杂的家庭关系呈现在面前,辅导教师往往会面临中立原则的考验:要么难以保持中立的立场,对家庭中的弱者同情和关注过多;要么始终保持中立,同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表面上做了很多,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引用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家庭治疗师,我不是去治疗家庭,而是帮助家庭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介入家庭和实施辅导的不同阶段,我们可能会支持或干预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这并没有违背中立原则,因为从介入的全过程看,我们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申荷永。心理分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2)

一、家长更需要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不同,每个高中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心理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归结起来主要是学习障碍、人际交往、情感、家庭等几大类,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看似心理面的问题,其形成与发展同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现在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冲击,不少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心理失衡,导致学习一落千丈,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障碍等。再如,家长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转移给子女,为子女设计过高的学习目标,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无法喘息,长期积累容易出现早期抑郁症状。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识到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这一强大的教育资源,弥补学校心理辅导势单力薄的不足,建立有效的家庭心理教育机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指导家长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便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通过召开各年级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营造家庭心理教育的环境,以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优秀的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这些措施为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家长提供了家庭心理教育的思和方法。

学校在每年高考前夕聘请心理学博士、福建省教育学院的程灵老师为高三学生及其部分家长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在考前要注意营养、睡眠,调整好考试状态;在考中父母要积极配合考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比如考完一门科目不要询问考试的情况、注意做好后勤工作等;在考后家长要及时做好对考生的保障工作,如对于考后感觉不太好的考生要多加注意,防止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等等。在大约两小时的报告中,学生及家长都聚精会神地聆听。会后从班反馈来的信息显示,学生及家长都感到受益匪浅。

心理辅导通过校园心理小报心桥和心理健康专栏心育专门出版家长专刊,作为家长获得教子经验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小报设计了“校园心闻”“理论园地”“学生天地”和“家校互动”。“校园心闻”主要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动向;“理论园地”主要介绍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高中学习生活的特点等;“学生天地”主要刊登学生的一些心语,报道学生课内课外的风采等;“家校互动”为家长和学校沟通提供一个平台,主要反映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学校给家长的建议以及亲子的沟通与交流等。心桥和心育作为家长和学校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从发刊以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二、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

辅导接待前来心理求助的学生,倾听他们的描述,分析判断他们的负面情绪来源,其中由于家长不理解引发的心理伤痛占据很大的比例。根据辅导工作的具体进展,我们会不定期地邀请一些家长走进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加强亲子沟通,让家长在较为民主平和的气氛中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有时让家长旁听心理辅导的过程,辅导结束后请家长发表感想。根据来访家长的要求和家长的特点,有时也请家长一起参与辅导。通过角色互换、改变认知评价、亲情沟通等方法,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思维定势,增进双方的了解,以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关系。

2009年9月,我校举行首届校园心理剧大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和身边的心理现象写成剧本,倡导自编、自导、自演,更后达到心理自助的效果。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共创作了四十余篇心理剧本,写出了学生更关心、更焦虑、更痛苦的事,也写出了他们如何借助老师同学和自己的力量走出心理困境,感人至深的剧情反映的都是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生活情况。很多情节家长是想象不到的,所以,决赛那天,我们邀请了部分家长来观看演出。剧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家长和学生观众一起为台上的困扰而揪心,看到台上的母女和解、父子释怀,台下的家长也都喜极而泣。高二一班演出的木棉花下描写一位单亲家庭母亲辛苦劳作只盼女儿成才,不料发现女儿“早恋”,恨铁不成钢的教育导致女儿出走。迷茫中在所谓的“男友”开导下,劝回出走的女儿,还澄清了他们的关系,其实他们只是学习互助组合。真相大白,母亲后悔不已……剧情很简洁,家长反映说,这个剧就像写自己家的孩子,原来生交往,并不一定都是早恋啊!

三、家长也需要接受心理辅导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3)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生心理危机;高校辅导员心理干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虽然提出要培养人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现实的衡量标准却是能否考上,高考成绩的高低。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被高考的强大压力所掩盖,同时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被灌输一个观念――进入,万事轻松。学生进入后发现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以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此时,我们发现,生群体中因为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意外事件远高于中学生。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高校辅导员如何及时识别心理问题、初步的心理干预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原因探析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一个持续性的、伴随人一生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等是个体社会化的载体。父母与子女构成的家庭是社会更基本的单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家庭教育中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是“面对面”的交往群体,家庭给予个体的非正式教育比正式教育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在个体社会化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亲子互动方式、内容不同,导致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基础性教育,家庭教育一旦出现失误和偏差,在教育对象身上便会留下不可抹去的烙印。家庭教养方式正确与否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且基础性原因。

二、应对措施探究

家庭教育的失误和偏差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很难弥补或剔除,当学生中出现心理危机学生时,作为高校辅导员应本着“关爱为主,挽救学生”的原则处理此类问题。具体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

1、收集信息,与社会支持力量建立联系

辅导员是生在校接触更多的教育者,对于心理危机学生,辅导员应快速、详尽的收集该学生的信息。入学前特殊的学习、生活与家庭教育状况,是造成该类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因素,所以全面了解其入学前的状况至关重要。主要途径有:查看学生学籍档案;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双方配合,但向学生本人保密;从其他学生中侧面了解等等方式,以了解该生过往的生活以及教育经历。如果有学生心理普查的相关资料,辅导员应详细查看该生心理普查中各项数据,与心理联系,以做到精确掌握学生心理基本情况。掌握该类学生基本信息,以保证之后的谈话有的放矢。

2、接触与交流

3、控制与稳定

课堂、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每个辅导员带的学生众多,且不可能随时随地关注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状况,这就要求辅导员安排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及其舍友关注学生动向。此项工作应注意:⑴以合适、恰当的理由告知他们关注该生的理由,不应将全部实情告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⑵这种关注不能让心理危机学生知道,以免对其造成心理压力。

4、对需求提供支持帮助

通过前期关注与沟通,如果心理危机学生对辅导员明确表示信任,且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此时辅导员应通过加强即时的和延续性的安全保障,提供生理和情绪上的安慰与帮助。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及时、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与心理动向。

5、与其他援助服务建立联系

引文注释

①彭文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J]。阴山学刊,2008(1)。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4)

近年来,随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普及和规范,游戏辅导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成为心理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上个月我参加某校的心理活动课教研活动,教师们推出了雨滴声与拍手相呼应以释放压抑情绪的“雨点变奏曲”游戏、感受团队协作精神的“齐眉轩”游戏以及“用身体写字”“松鼠和大树”“解开千千结”“一条龙”“大风车”等游戏。游戏在心理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调适自己的紧张情绪,增进了团队意识。但与此同时,游戏辅导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游戏辅导理论简介

游戏辅导是由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发展而来的。游戏辅导是借助游戏这一媒介,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促使当事人在玩耍中发生改变的教育活动。更早研究和整理如何利用游戏进行儿童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者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认为:当构成个体人格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按各自的运行法则运行时,会出现冲突,其体内积累过多的心理能量不能得到有效地疏解而被压抑至潜意识时,就会产生心理方面的困扰。游戏治疗就是借助游戏这个媒介分析潜意识,将这些尚未解决的潜意识内容,提升到意识面,从而彻底解决问题。其辅导的步骤首先是通过游戏过程和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儿童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是借助游戏帮助儿童进行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进而分析潜意识。

游戏辅导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娃芝娜·爱丝林(Virginia Axline),其主张把当事人中心学说应用到孩子身上,创造了儿童中心的游戏治疗。以人为中心的游戏辅导理论认为治疗者与被治疗者能否建立起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儿童感受到治疗者的温暖、接纳、兴趣、关怀、理解、真诚以及同感时,便能自我改变;若能够改变原有的价值条件,建立起以儿童为中心的人性化关系,就会带来儿童的改变与成长。治疗方法是通过建立无条件尊重、同感、真诚三个条件的辅导关系以实现儿童的改变。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游戏辅导应该遵循的原则:即与孩子热情友好相处的原则,理解接纳孩子的原则,包容、自由表达内心感受的原则,感受反馈和自我领悟的原则,尊重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原则,相信孩子有作出选择和着手改变自己的原则,循序渐进和限定性的原则。爱丝林提出的游戏辅导的原则在当前的学校辅导中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游戏辅导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沙盘游戏技术开展心理辅导

沙盘游戏是利用白沙和玩具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访者在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在治疗师的陪伴下,通过摆放一些缩微模具和塑料沙盘中的沙子,根据个体自身的内部状态创造出一个相应的外部世界。来访者在自由与保护、治愈与发展以及发展与创造中,达到自我康复和自我成长。沙盘游戏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体系在欧美应用广泛,是目前上影响深远的心理分析技术,现在正逐渐被我国学校教育所采用,成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据调查,我国许多中小学已经使用沙盘游戏技术,且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校沙盘游戏的临床实践发现,沙盘游戏不仅适用于个体心理辅导中的学习困难、创伤修复与治愈、注意力困难、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信心提高以及成长发展等方面,也适用于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班级建设、同学关系、沟通与交流、自信心增强等方面。沙盘游戏的基本思想在于:随着沙子从手指间滑落,游戏者的心理便开始异动,沙子以它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学生任意发挥想象力,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表达不完善的困难,使之能够自主、轻松地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教育。利用沙盘游戏开展心理辅导,在培养学生的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性格习惯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2、利用心理游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心理游戏的活动很多,我们能从许多书籍中看到游戏活动的介绍:如徐光兴主编的儿童游戏心理辅导,唐思群、屠荣生编著的师生沟通的艺术第九章“沟通的团体游戏”,以及网上搜索“团体心理游戏百例”都能找到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游戏活动。教师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将这些游戏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课前用心理游戏导引教学内容,课中用心理游戏发展学生的认知,课尾用心理游戏升华学生的情感。在心理辅导教师带领下,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能有效调适学生情绪,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心理游戏辅导不仅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和谐、宽松、自然、平等、尊重的环境,而且能借助游戏中潜在的力量,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实践证明,游戏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对学生个性心理、认知心理、社会性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利用亲子游戏开展心理治疗

亲子游戏治疗是一种直接将父母纳入游戏过程的治疗方法,是父母在受过训练的辅导教师的督导下,协助其情绪或行为有困扰的孩子进行改变的直接过程。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步引领家庭教育向科学化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开展心理游戏辅导时,可以借助家长这个教育资源,把家长变成协助孩子改变过程中的一环。学校辅导教师要培训家长掌握游戏治疗的技巧,指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活动和相处的正确方法,并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行为,通过亲子游戏进行调适。我区的笔架山小学就是请家长到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参加亲子教育和亲子游戏活动,将家与校、师与生、父母与孩子融为一体。利用亲子游戏开展心理治疗,孩子们积累了感觉印象,减少了问题行为,增进了与父母间正向的亲密关系。同时,孩子们在各种游戏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

三、游戏辅导在小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游戏辅导是以游戏活动为中介,让儿童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自由表露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思想,体验与反思自己的行为,同伴经验,从而达到某种建设性效果的心理辅导活动。教师在开展此类活动时需注意:

1、游戏辅导内容的选择要科学。儿童游戏很多,有机能性游戏、体验性游戏、获得性游戏、创造性游戏,也有实践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游戏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适合于课堂教学需要的游戏,为学生和教学服务。

2、游戏辅导环境的设置要适宜。游戏辅导的面积要在30平方米左右,位置设在不打扰其他个案和同事的地方。内应该提供视觉上的隐秘性,色彩柔和,不宜太刺激。游戏辅导中更好有水槽、沙盘、玩具、绘画工具、桌椅等。

3、游戏辅导程序的设计要合理。每一次辅导中进行什么游戏,每个游戏进行到什么程度,辅导教师都要预先安排和设计妥当,制订详细的游戏辅导方案,包括:目的、时间、人数、场地、玩具、游戏方法、活动程序、注意事项等。

4、游戏辅导过程的观察要细致。在游戏辅导过程中,辅导教师要认真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语言表达、玩具使用以及活动情况,同时要作好记录。

5、游戏辅导教师的指导要规范。游戏辅导的目的是对儿童的内心世界进行再整理。在游戏辅导过程中,辅导教师基本态度和原则是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儿童自由表现内心深处的世界,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不排斥、不说教、不单方面终止辅导。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5)

一、心理状况分析

通过课题研究获得以下认识,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知方面

上课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难以持久,观察问题不仔细;记忆力差,表现为记得慢而忘得快,尤其思考问题容易受情境影响,思考缺乏广度和深度,反应迟缓,不能变通。

2、人格方面

具体表现为自我评价较低、不敢与他人交往、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这些孩子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的各种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生活的不顺导致他们上课时情绪很难调动起来,课后言语较少,极少参与集体活动,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失落感很强。因家庭的变化,大多数离异家庭子女还出现思想、行为固执,不愿听别人的劝说,对人不信任,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对批评拒绝过分敏感,对侮辱、伤害耿耿于怀,反映出强烈持久的偏执倾向。

他们自感不如人,害怕别人谈及此事,对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别敏感。许多同学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有自卑心理。

有些离异家庭孩子心理成熟比较早,看到别的同学在双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使他们心中有一种失落感,自卑、自怜、压抑、怨恨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就有可能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渲泄情绪,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在他们身上,滋事、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3、情绪方面

主要表现为抑郁、敌对和恐惧。因为父母的离异,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时时感到强烈的不安全感。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感觉,除了经济缺乏保障、住房问题和受人歧视、欺负外,众多的是来自他们内心的一种恐惧感。当这种强烈的恐惧感无法得到缓解和调节时,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常常感到不踏实、焦虑不安、担惊受怕等心理,这样久而久之,离异家庭子女很容易造成情绪上的障碍。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师生更加关心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各种现状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老师们特别是班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学到了很多心理健康的知识、技巧,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对策研究

作为专职的教育重要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爱的补偿: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保障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隐私,创建友爱互助式的教育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气氛,可以帮助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纯真的友爱。作为教师,有义务承担起对这些学生的保护和教育任务,发挥教师良师益友的作用,弥补他们缺失的爱。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多同他们谈心,帮助增强学习兴趣,改变其不良的学习态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小组研究与探讨了适合我校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问题矫正的方法和策略:

1、学校应建立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2、学校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学生的管理和保护

离异家庭的子女面对家庭的不完整,更多感到的是孤独、不信任。当他们处于集体时,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会得到消除。在集体生活中,能使他们更快地摆脱父母离异带来的影响,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许多离异家庭中的中小学生能产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就是学校工作的结果。因此,学校应积极挑起管理、教育和保护离婚家庭子女的重担。在此提几点建议:

(1)学校应指定专人或专门机构来抓这项工作。学校上至校长、,下至班和教师,都要关注和研究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对他们的教育规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教师应更加关心和耐心教育离异家庭子女,使他们在集体中不受歧视,得到理解和尊重;针对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耐心的辅导,观察他们身上的亮点,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尽量让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取得成功而感到快慰,从而启迪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其不良行为应坚决制止,耐心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缺点;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关心、信任与适当的宽容,教给他们一些适当的心理防卫措施。

3、学校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补偿教育

要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破损带来的不良影响,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心理补偿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心理补偿教育主要有:

(1)针对性心理教育。针对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行“自尊、自强、自爱、自立”教育;针对学生的敌对逆反心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消除敌对情绪;针对学生孤僻、抑郁的心理进行集体教育,使他们从自我封闭走向集体,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伙伴关系;针对厌学现象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的人。

(3)补爱教育。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着神奇的作用,这种爱不但能弥补学生缺失的爱,而且会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期望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倍爱护离异家庭学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疾苦,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多同他们谈心,多听他们倾诉心中的烦恼,补好他们的功课,关心他们的同伴关系和品德的提高。只要教师倾注真挚的爱心,不但能够弥补学生缺少的父母的爱,而且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实现教育的期望。

(4)集体凝聚力教育。通过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关怀教育、爱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帮助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和他们做真心朋友。开展我的“家”主题班会活动,在和学生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关怀,消除了不良的心理障碍,培养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让班集体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5)亲子关系教育。调查表明,亲情是人心灵的港湾。对离异家庭学生,要培养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的情感,利用心理换位效应,要求他们站在父母的位置上看待父母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理解和同情他们离异父母的处境时,才可能消除责难、埋怨甚至怪罪父母的消极情绪。同时要紧紧抓住家长心中对孩子永不磨灭的“爱”,对家长进行“爱”的正确引导,经常与他们沟通,唤起监护人的责任感,以更多的爱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他们认识到身为父母,无论婚姻关系是否存在,都应对子女负责,离婚决不能伤害子女。亲子关系教育不仅可以改善离异家庭的亲子关系,而且可以提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6)加强人际沟通。与人相处的技巧是成功交往的渠道,高超的交往技巧可以唤起别人与你友好相处的热情,打通与人接近和沟通的渠道,密切双方的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离异家庭学生由于从小缺少正常的关爱,不懂得交往技巧。加强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锻炼,首先要教会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坦然走向人群;其次,待人应主动热情,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再次,在交往中,也要尊重对方,使对方感受到自我尊严得以维护、自我价值得到承认,有利于增强人际吸引;更后,要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把握分寸,善于倾听他人的心声。

4、学校要开展团队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并举

首先,要针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共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者和离异家庭中学生来说有很大的益处:一方面,因团体心理辅导每次可以接待多人,所以比个别心理辅导更加节省时间、更加经济;另一方面,团体心理辅导能运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当事人行为的更大改变。团体辅导为当事人提供了比个别心理辅导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经历的相似性可以使小组内成员放下心理包袱,敞开心扉接受辅导,接受他人的帮助,寻求更多的社会与心理支持,增强抗挫能力。在辅导过程中:“榜样作用于模仿学习更有利于当事人的社会化过程,使他们能通过感情的交流,用自己的感受、体会、经验去辅导和帮助其他学生,这样经验和感受的分担具有治疗性的功能,可以消除个体自责、自卑、退缩等不良品质,更终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

5、学校应把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同对家长的教育和劝说结合起来,家校共同努力、互相配合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6)

近几年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日益规范与普及,其中也开始广泛地应用游戏辅导技术。所谓 “游戏辅导”即通过“游戏”这一媒介,借助于游戏的内容,充分掌握个体的情绪、内心需求等,推动个人进行内省与表达,而且借助游戏的操练作用,帮助学生练习成长或者获得成长的一类辅导模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游戏辅导,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借助游戏活动将个人的内心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调节个人的紧张情绪,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团队意识。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游戏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合理运用

1、借助亲子游戏实施心理治疗。亲子游戏治疗是指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融入孩子与家长的治疗方法,在专注的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家长协助自己具有行为或者情绪问题的孩子,使其逐渐发生转变的过程。在教育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学校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家校合作逐渐变成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亲子游戏中,学校的辅导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游戏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参与孩子活动,同时借助游戏过程帮助孩子解决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借助亲子游戏实施心理治疗,可以使孩子增加感觉印象,解决其问题行为,并增加其与家长的亲密关系。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孩子能体验生活,学会如何独立思考与有效地处理问题。

2、借助心理游戏实施心理教学。在团体中,心理游戏可以提供心理学面上的指导。其借助于团体当中人际的交互作用,使得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学习与观察,从而不断地认识、探讨与接纳自我,有效地协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心理游戏具有多种形式,在很多书籍中都有介绍游戏活动的内容。例如,在由徐光兴编著的儿童游戏心理辅导这一本书中,就详细地介绍了游戏活动。同时也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很多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把诸多游戏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在上课之前借助心理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心理游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结束时借助心理游戏丰富学生的情感。有效的游戏活动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情绪,实现其自我发展,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在科学的心理游戏辅导的作用下,学生能够在更加平等、和谐以及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同时可以借助游戏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合理地应用游戏辅导,能够完善学生的认知心理以及个性心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3、借助沙盘游戏实施心理辅导。所谓沙盘游戏即为借助玩具以及白沙开展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基于治疗师的全程陪伴,来访者会处于一个受保护以及自由的空间内,借助于塑料沙盘内放置的沙子以及内设置的缩微模具,按照个体的本身状态创建出与之对应的外部世界。在保护与自由、发展与治愈、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中,来访者能够不断地成长与康复。欧美地区已经广泛地运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治疗。现在国内的很多小学也开始运用此项技术,同时学生都非常喜欢此技术。根据校园实践表明,沙盘游戏不但能够有效地应用在个人辅导当中的成长发展、创伤治愈和修复以及学习困难等方面,同时也能够运用在团体心理辅导当中的提升自信心、班级建设以及交流等方面。此项技术的基本理念为:在沙子自指缝间逐渐滑落的过程中,游戏者内心易于出现异动,沙子凭借其可塑性以及流动性,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克服语言表达障碍,从而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地接受教育。借助沙盘游戏实施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与性格习惯,提高其自信心。

三、开展游戏辅导的注意事项

2、围绕辅导目标,注重实效。辅导的实效是重视情趣以及动感的基础。游戏主要是服务于辅导目标,所以游戏的设计过程必须要紧紧地围绕辅导目标进行。在充满动感以及趣味的游戏辅导过程中,辅导教师不能受制于学生的参与“热情”,而是要充分围绕辅导目标去选编游戏,同时也不能在游戏辅导中受制于学生的“热闹”,而是要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7)

关键词: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

一、高校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校辅导员在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1、和学生联系更密切,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辅导员是生进入校园的位老师,与学生联系更密切,学生愿意把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向辅导员倾诉,学生更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建议。辅导员会陪伴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与生接近,很容易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而且,辅导员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快捷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

3、年龄方面的独特优势

高校辅导员大多数都是刚参加工作、学历次为硕士的年轻教师,他们求学期间大部分是学生干部,积累了不少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当角色转变为教师时,更能理解学生在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生的困扰,跟学生比较容易沟通,擅长利用网络和学生交流,工作更具亲和力,可使工作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辅导员在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采取的措施

1、从学生入学开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3]

从新生入学开始,开展心理调查,建立个人心理及健康档案,及时存档,时刻关注生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并对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帮助。新生入学后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调查外,还应关注学生的适应问题,他们可能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产生失落感。考上后,失去求学动力、目标未定,另外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督促,有些新生可能会放纵自己。不适应的学习方法、方式,很多新生进入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常使一些大一新生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给后续年级留下“后遗症”。辅导员应帮助他们缩短转变过程、消除不利影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生活。另外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来更新心理健康档案,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2、关注贫困生

贫困生约占班级人数的30%,特困生约占学生人数的10%,因此关注贫困生应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学费标准逐年趋升,在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其它的一些开支,一年每个生花费约一万,完成学业近四万,在一些发达的城,学费及消费标准更高,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目前来自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家里都不止一个学生在校就读,高额的学费让这些家庭不堪负重,党和政策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高校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目前,贫困生一般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贫困生学费得到解决后,还有生活问题,由于贫困,不少贫困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和由此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往往是外人很难想像的。他们的学习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拿奖学金,为此,他们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出现了障碍。贫困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

辅导员和学生关系更密切,针对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应多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教育他们正视自己的家庭出身,使同学明白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可以用双手改变家庭现状回报父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受资助的同学,教育他们要有感恩之心,有能力时回报社会。

3、关心残疾学生

残疾学生由于自身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一方面,由于身体残疾,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他们比普通学生更容易遭受挫折,外界刺激敏感,若受到取笑和不合宜的怜悯,很容易产生无助、无用、自卑等心理,他们渴望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又缺乏主动接近别人的勇气,甚至回避与人交往。另一方面,容易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轻生。尤其是当残疾者在坐、立、行走、穿衣、等方面困难较大,更容易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身体残疾的学生一般性格都比较孤僻、内向、封闭、自卑等,容易心理失衡,与同学处不好关系,辅导员应关注他们的进步,发动班级学生多组织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相互尊重的意识,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建立一种融洽的同学关系。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提高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其陷入自我封闭的圈子。以榜样的奋斗历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与困难抗争,更终取得成功。

4、关注家庭发生突发事件的学生

生在校四年期间,有个别学生家庭会发生突发事件,如父母一方自然死亡、意外事故或学生之间比较亲密的人去世,都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疏导,会造成不良影响。辅导员应多与他们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尽快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另外,由于社会发展,传统的婚姻观念也受到了很大冲击,离婚率逐年增高,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子女,面临着教养失衡问题,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部分孩子心理出现异常,这些孩子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里,他们的身心健康受不同程度的家庭环境影响。辅导员应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态,帮助他们适应单亲家庭的事实,平衡他们的心理,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点,辅导员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给这些学生关爱,尽量减少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的创伤,消除心理异常。对他们做的对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对的地方给予指正,克服敏感心理。只要科学的引导,单亲家庭的孩子同样可以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5、关注沉迷网络学生

随着时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天下事,工作之余可以上网娱乐、网上购物等,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虚拟的网络,有很大的复杂性和诱惑力,网络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广大的学生,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导致成绩急剧下降,多门课亮“红灯”,甚至退学,很多学生玩后感到极度空虚,充满负罪感,长时间如此会形成抑郁症,严重的甚至造成悲剧。沉迷网络的原因有多种,青年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成功,在现实社会中,只有部分人被肯定,网络是一个多元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里能够提供他们所想要的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在逃避现实,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辅导员应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应对网络,对于沉迷网络的学生,及时说服、教育,关注其到课率,跟进追踪直至正常。

6、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生心理问题跟社会、家庭、环境、个人因素等等有关。一般都和家庭有很大关系,如单亲家庭等。辅导员应取得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家长比较了解学生,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他们比较清楚,这样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做学生工作就容易的多。另外有些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外面上学,和家长沟通较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加强和学生家长沟通,如果学生的心理诱因在家庭,家长了解学生的症状后,可以自我反省,改变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7、充分依靠班委,及时处理学生问题

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班级学生干部,建立一支能力强的班委。班级干部,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他们分布在班级里各个宿舍,生活在同学们之中,对同学们的情况更了解。辅导员可以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为贫困生认定作为参考依据。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出现心理异常的同学及突发事件,班委能及时向辅导员报告,得到快速解决,使问题更小化。应对好突发事件,辅导员除了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头脑、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开阔的胸襟等人格品质以外,在个人能力要求上还需要具备统揽全局力、快速反应力、良好的心理稳定力、敏锐判断力、科学决策力、果敢执行力和善后处理力[4]。

8、多种渠道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辅导员不仅要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部分学生思想问题发生的规律性阶段,如:大一时会出现不适应生活和跟同学相处不融洽的问题;大二容易出现学习与工作、情感与恋爱问题;到大三大四时就会出现就业问题。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5],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2]王慧琳。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J]。心理健康教育,2009 年 06 月169 期:51-54、

[3]刘宁。徐其涛。论高校辅导员在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9期:76-79、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更好的状态”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亲子关系最好的是哪个方面(探寻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 1 -

亲子关系建立的四个模式

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家庭生活中更重要的,

影响孩子全面发展

的主要因素之一。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父母的关心、呵护与培养,但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关系模式,如控制型、支持型、连接型和探索

型。

首先,控制型模式是父母以强制规定、惩罚、非理性拒绝为主要

手段,严厉管教孩子,但孩子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破坏了亲子关

系。

其次,支持型模式是以理解、支持、关心为基础的家庭环境,父

母重视孩子的人格发展,相互之间有支持、关爱与信任,这种模式能

够营造出安全感、保护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连接型模式是父母孩子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充分

利用耐心与温柔作为基础,

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学习、

犯错与表达

自己,

关注和回应孩子的感受,

以帮助孩子感受到被充分尊重和理解

的感觉,确保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会感到沮丧与孤立。

更后,探索型模式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发现、学习新事物,给予

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及支持,父母也会更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帮助他们承担失败的风险,

孩子们在积极、

安全的家庭环境里探索新

的技能,

并且可以在父母的辅导下不断提升自我,

建立起更强的独立

能力。

综上所述,父母孩子关系的模式有控制型、支持型、连接型和探

索型,

而每个家庭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

有策略地结合这四种模式来

首先是附件模式,这种模式下,父母对孩子形成过度依赖,将他们视

为自己的延伸。在这种模式下,父母往往过度关心孩子的需要,忽略了他

们的个人发展和独立性。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可能会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取决于父母的赞许。

第二是分离独立模式,这种模式下,家长强调孩子的个人独立性,允

许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和决策权。尽管有些分离是正常的,但在这种模式下,

家长可能过分强调独立性,并缺乏关心和支持。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可能会

感到孤独和不被重视,导致与父母的关系疏远。

和冲突。家长可能经常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过分

强调。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可能会感到无力和沮丧,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更后是适度独立模式,这种模式下,家长能够在关心和支持孩子的同

时,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性。家长在这种模式下充当导师的角色,帮助孩子

建立自己的意见和决策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

等和尊重的,他们能够互相理解和支持,共同成长。

这四种模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附件模式可能会导

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分离独立模式可能会让孩子

感到孤独和不被重视,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对立模式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无

力和沮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受到负面影响。而适度独立模式可以促进孩

子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更好要处成哪种模式”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亲子关系最好的是哪个方面(探寻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2016年4月,李沛为拿到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加州圣地亚哥分校、伊利诺伊香槟和加拿大多伦多等多所的录取通知。

李沛为的母亲安宇女士,认为:“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信任,我们教导孩子要有社会担当,为人要宽容、大气、朴实。”

不“放养”也不“圈养”

经常听到很多人说哪个家长命好,可以天天不用管孩子。这种情况也许有,但是凤毛麟角。安宇说:“在培养沛为成长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这个感觉。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大部分人,都比较关注孩子。我个人觉得对孩子既不能圈养,也不能放养。社会现实复杂多样,必须要对孩子有所要求,完全放养是不行的,在各种诱惑面前,孩子很容易迷失方向。至于圈养,我也不能够接受,世界之大,社会发展之快,把他‘关’在我们身边,怎么能培养出一个有独立见解和人格的人?”

这个时代对家长其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安宇看来,孩子可以飞,思想上,他是自由的,行为上他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在孩子未成年之前,风筝线要在家长手上,父母一定要了解他的各种状态,比如思想动态,交友动态,他跟哪些人打交道,他的朋友圈是些什么人,平时在看些什么书,学习上遇到了哪些问题……家长要知道,孩子是否在一个正常的成长轨道上。“他积极上进的时候,我会鼓励他、支持他,他沮丧失落的时候,我会包容他、温暖他,让他时时感觉到母亲就在他身边,支持他,陪伴他。”

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信任

安宇说:“一直以来,我们的亲子关系都很好,包括孩子青春期的交流也挺顺畅。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到大,十几年,每天放学我都会问他:‘怎么样啊,今天有什么收获吗?班上有什么有趣的事吗?’可能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很自然。他常常会主动告诉我今天受到了哪位老师的表扬、同学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趣事、学校又有什么活动、同学对待活动有些什么不一样的态度……他学习、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我都知道,甚至女孩子给他写字条,他都会告诉我他准备怎么处理。”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信任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孩子信任你,你说的话才有意义,你的建议他才听得进去。信任还是相互的。大人毕竟经历多一些,很多事情可以跟孩子讲,对他是引导,也是信任。

为人父母一定要“备课”

有一句老话叫“慢工出细活”,培养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其实不管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应该有一个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安宇夫妻比较注重沟通,比如,近段时间学校有些什么事情,孩子在哪些方面要注意一下,哪些学习习惯没有坚持好,待人接物还有哪些细节没有注意到等等。孩子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应该看哪些书,父母两人都会先讨论,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跟孩子提出来。安宇曾经当过老师,教育学生是要求备课的。其实,教育自己的孩子更需要“备课”,要提前规划,长期的、短期的,孩子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沛为的爸爸是做外贸工作的,去过很多国家,他觉得一个人的思想、视野一定要打开。为此,父母让沛为自己多做选择、多去体验。包括报考哪里的、选择什么专注,安宇夫妻都会尊重沛为的选择。他们一家人的共同想法是,一个人如果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学会了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将来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沛为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义务支教活动,去到湖南湘西古丈县一中,那里的同学大多是苗族孩子。当时沛为正好从美国夏令营回来,刚刚见识了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一下子到了国内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巨大的反差让他觉得自己很有责任,必须把从外面看到的世界告诉当地的孩子。

沛为刚刚读完高一,便支教当起了英语老师,有些学生年龄比他还大;但沛为见过世面及英语水平,还是让山里的孩子羡慕不已。那一双双透着好奇而真诚的眼睛,深深震撼了沛为。他当时就说:“妈妈你不知道,讲台下41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你,你要是有一点点讲得不好,都觉得自己没办法面对他们。”在那些孩子中间,他就是个“男神”,而他,却更多地意识到了责任,他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另一方面,当老师的体验让沛为觉得,原来备课要花这么多代价,而讲好一节课,是一件那么令他感到幸福的事。从那以后,他确定了要成为一名教授的发展方向。去古丈县支教,与其说是沛为去教给了那里的孩子一些知识,还不如说山里的孩子,让沛为学到了更多。

身教重于言教

在平时的生活中,安宇特别看重一个人宽厚的特质。她要求沛为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尽量照顾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做卫生,大家都选择擦桌子、扫地,你就选择拖地、擦窗户。这其实并不是小事,是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养成习惯,放低自己,宽容、大气、朴实这些性格特征会慢慢养成。

安宇还要求儿子,在与人发生争执时,不说更后一句话,也就是把更后一句话让给对方说。这样,争执就很难升级为争吵。还让他看到爸爸妈妈发生争执时,彼此都不把“更后一句话”说出来,这比告诉他“要学会谦让”这一类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掌握。

读书、学习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做人”涵盖的内容则更广,对人生的影响更大;一个人能走多远,幸福指数有多高,更与个人的品性息息相关。

肖知兴:

您觉得爸妈和孩子,亲子关系更重要的几个维度是什么?

李松蔚:

这个话题很大,我想到的是三个词:安全、平等、责任。

个关键词:安全

个词叫做安全,安全是什么意思,安全就是亲子关系里边更和谐的一个东西叫依恋,两个人,特别在一个孩子小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跟一个人是一个绑定的关系,哪怕他现在上班了他出门一段时间,但是我非常笃定他会回来的,或者说我犯错了他很生气,但是我还是非常笃定说他是爱我的,这样一个绑定的关系,对于另外一个人的全然的信任,这可能是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后边一切都无从谈起。

不管怎样,作为父母来说,如果你希望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你就一定让孩子感受到,至少在家里边,在父母身边,他是安全的,他可能会犯错,可能父母会生气,会有很多的矛盾、冲突,但是归根到底,这个地方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有人身伤害,不要有过度激烈的言语上的攻击。

第二个关键词:平等

这样一种多多少少的平衡,人和人之间在人格面的权利面的这样一种对等,我觉得是亲子关系里边特别重要的一个点,因为它会让孩子很确定的知道,他是一个个体,是若干个体当中的一员,他并不比别的个体更渺小,但他也不会比别的个体更唯一,更重要,这样他就会对他自己和他在人群当中的位置有一个界定。

你可以去得到更多或者去怎么样,但是那个代价是什么,我觉得是要搞清楚的,可能小一点的孩子,父母要替他承担一些,比如说父母要决定今天要吃什么,你今天要穿几件衣服,你要去哪儿玩,这是父母来替你决定的,同时父母要替你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比如大一点,如果这个孩子说,我今天想回来先看电视再写作业,或者我今天有什么特别的一些需求,可以,我们要商量,如果你这么做,你要为他承担一些什么,你不能说所有的框架都完全由你的主观感受来定义,就是你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我觉得那个其实也是有点问题的。

肖知兴:非常好,三个词,一个是安全,一个是平等,一个是责任。其实某种意义上,平等和责任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现代个体主义的价值观。

李松蔚

肖知兴

致极学院的创办人、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大汇丰创新领导力研究中心。中欧工商学院总经理课程(AMP)和管理发展课(MDP)创始,乔治·华盛顿国内学院院长,同时为纽约、伦敦经济学院、法国高等商业学院、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柏林创新领导力学院教授管理课程。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最好的是哪个方面(探寻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