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方案策划(帮你提升亲子关系,构建幸福家庭)

adminadmin 亲子鉴定一般收费多少 2024-03-25 117 0

打造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方案策划(帮你提升亲子关系,构建幸福家庭)

在开展一项活动之前,我们通常需要写一份策划书,做好详细的计划,这样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亲子活动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那么如何设计亲子活动的方案呢?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1

亲子活动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们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放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度的一种活动。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往往被爸爸妈妈所忽视。这对于密切亲子关系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活动主题: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

活动时间:

活动场地:商业中心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进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2、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3、通过活动来宣传知名度

活动准备:

1、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招募参加活动的家庭

做活动宣传海报、宣传册,可在各个小区发宣传单等,在设立报名点;

2、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

4、设置奖品

可以自行购置奖品或是赞助商消费劵、消费劵等。人员分工:

总负责:

具体负责:

具体实施: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主要流程

一、1、主持人致欢迎词:

1)在活动中请注意看好您的孩子,以免发生事故。

2)在活动中请遵守游戏规则。

3)在游戏中请勿拥挤,应相互谦让。

4)每个参加活动的家庭都会有精美的小礼品,在游戏中表现优异的孩子能够获得特别礼品。

二、介绍游戏名称:

游戏开始:

活动1

运球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乒乓球、乒乓球板和瓶盖、计时器

游戏玩法: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家长手持乒乓球拍,托球跑到孩子处将乒乓球放在孩子的瓶盖上,孩子手托瓶盖将球运到终点,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活动2

带你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者准备:报纸

游戏方法:家长把两张报纸依次铺在地上,让幼儿从报纸上走到对面。以计时的方法评比,先跑完的队伍为胜。

活动3

运球跑(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游戏方法:家长好孩子面对面或背对背,把一个球夹在中间,合作把球运到指定对地点,更先运到的家庭获胜。在运球的过程中,手不许碰到球。途中如球掉下或破碎,则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活动4

踩气球(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气球、绑绳

游 戏方法:在一个5平方米的区域内用脚踩破他人脚上绑的气球,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家长分别脚上绑3个气球,每个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脚,否则 视为违规,取消继续比赛的资格。在比赛时间内踩别人的气球,并躲开别人不让踩破自己脚上的气球,剩下多的2个小朋友获得奖励。

三、抽奖活动

在设立一个填写抽奖区域在活动开始时结束填写。每个活动结束后由活动胜利家庭抽取幸运观众,并发奖品。

四、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对各家庭活动进行评价,由活动主办方为获奖的孩子和家长搬出相应的奖励。可引导孩子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如:

1、今天你快乐吗?为什么?

2、你觉得你和家长今天表现怎么样?

3、下次你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由于活动全程都要摄影师的跟踪,每个家庭所付出的汗水都记录在我们的摄影和录像中,我们会送每个家庭一张甜美的全家福照片以及精美小礼品。

六、活动应急措施:

1、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应及时整改。

2、做好活动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定好。照顾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动时的安全。

3、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游戏活动强度应适中,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关注。

4、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安全,比赛第二。

5、随时供应孩子饮水,在活动过程中,安排孩子适当休息。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时间

20年__月__日。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

三、活动流程

1、小朋友集体唱歌我的好妈妈送给自己的妈妈。

2、亲子唱歌pk大赛

本活动的目的: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让孩子体验一下和妈妈一起完成任务,宝宝和妈妈一起出谋划策准备节目。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够锻炼孩子的胆量。

3、妈妈/宝宝在哪里

把全班的妈妈和宝宝分成两组。

组:蒙住组妈妈们的眼睛,然后请妈妈们摸组宝宝们的脸,猜猜哪个宝宝是自己的宝宝。

第二组:蒙住第二组宝宝的脸,请第二组的妈妈站好,老师介绍妈妈穿的衣服颜色和某些特征让宝宝猜谁是自己的妈妈,如果宝宝没有猜出来,就请妈妈说一句话让宝宝来猜谁是自己的妈妈。

本活动目的:增进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了解,通过某些特征来记住自己的妈妈(宝宝),用蒙眼睛的形式进行活动,让孩子们更能体验到妈妈的好,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

4、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请妈妈们在老师准备好的心型纸上写出对宝宝的心愿,装饰在本班教墙上的大树上,作为“心愿树”,然后请宝宝送给妈妈自己亲手准备的“小小礼物”。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3

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加强家园合作,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体验自信快乐的情感。我园将举办2011年“我健康、我快乐、我参与“冬季亲子趣味运动会,具体事项如下:

时间:20年12月3日上午(如下雨改期另行通知)

地点:明桂圆大门前坪

主题:我健康、我快乐、我参与

一、开幕式程序

1、运动员入场。各班运动员身穿园服,手举彩旗或花环,排成两纵队依次入场,入场顺序为葡萄班、蜜桃班、菠萝班、芒果班,入场口自定(锻炼身体、身体健康!友谊、比赛第二!我健康、我快乐、我参与!……)

2、奏国歌,升国旗。

3、家长代表讲话。

4、运动员代表讲话。

5、园长致辞,宣布运动会开幕。

6、运动员退场。

二、比赛程序

地点:明桂圆大门前坪

1、幼儿项目捞汤圆(芒果班)

2、幼儿项目乌龟爬(蜜桃、菠萝班)

3、幼儿项目铺(蜜桃、菠萝班)

4、幼儿项目滚轮胎(葡萄班)

5、亲子项目种豆捡豆(芒果班)

6、亲子项目抬花轿(蜜桃、菠萝班)

7、亲子项目快乐小青蛙(蜜桃、菠萝班)

8、亲子项目引(葡萄班)

9、幼儿合作项目拖小猪(芒果班)

10、幼儿合作项目运球(蜜桃、菠萝班)

11、幼儿合作项目螃蟹运球(葡萄班)

12、家长合作项目毛毛虫(芒果班)

14、家长合作项目接力赛(葡萄班)

三、比赛方法

1、以托、小、大年龄班为单位,各班组织幼儿、家长报名参加,比赛中先进行预赛,在预赛中产生决赛选手再进行决赛。

2、决赛每项取前三名,获得冠、亚、季军的选手都有一块奖牌、一张奖状、一份奖品,未获奖运动员都有一份纪念品。

四、注意事项

1、各班老师要配合裁判维持赛场次序,管理班级纪律;提醒家长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赛场自由走动或奔跑,注意安全。

2、参赛的幼儿和家长要按时到位,迟到者为自动放弃比赛;选手要遵守比赛规则,听从裁判的指挥,服从裁判裁定(包括老师和家长)。

3、幼儿合作项目及家长合作项目的人数根据各年龄班的要求自定。

4、保持运动场地的卫生,爱护公共设施。

五、人员安排

开幕式主持:谢丽君

幼儿项目比赛:谢丽君

亲子项目比赛:王丽娜

幼儿合作项目比赛:虢芷妍

家长合作项目比赛:周乐

裁判员:8位家长(名单附后)

联络员:马小凤和4位家长(名单附后)

音响:彭海飞

横幅及颁奖台:李玉娇

照相:陈徽旭

奖品的采买:李玉娇、马小凤

道具摆放:各班老师

维持次序:各班保育老师和4家长成员(名单附后)

饮水:李红兰

巡视:李玉娇

发奖:罗宇翔

发奖地点:明桂圆大门口领奖台。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精心设计的亲子活动,指导和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指导和帮助家长重视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积极进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实践,做到:真正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

2、创设环境,通过孩子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学会与他人协作,使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感受成长中的快乐。

3、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进亲情。

活动主题我在快乐中成长。

指导对象二年级(2)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

活动内容与说明

1、我更棒(说明:孩子进行穿衣服、整理书包比赛。此项为必选项目,10人为一个小组,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前5名为优胜者,得分100分。后5名得分50分。)

2、过河(说明:家长和孩子参加,家长和孩子在呼啦圈内向前跳,两组同时进行,先到目的地者为胜得分100分,第二名得分为50分。)

3、同心协力(说明: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家长蒙着眼睛背小孩走向讲台,由小孩拿毽子,再返回原处。两组同时进行。快、准者为胜,得分100分。否则得50分。)

4、我做你猜(说明:小孩根据屏幕的提示做动作,家长猜相应的字或者词(家长背向屏幕),共猜两个,每猜对一个得50分。满分100分。)

5、小作坊:学生与家长合作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出有特色的小制作。(此项是必选项目,不评分。)

活动准备

1、丰富生活经验。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你们平常在家里是自己穿衣服吗?你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吗?你是怎样做的?

2、带学生参观中高年级的体育课,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知道通过合作,小组才能获得游戏的胜利。

3、积累表示

人物动作、表情或动物名称的词语,并且请家长指导动作演示。

4、丰富游戏材料。

a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如:饮料瓶、蛋糕盒、衬衫盒、旧挂历、彩色塑料袋等。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小制作。

b老师准备呼啦圈、毽子以及活动的课件等。

5、布置活动环境。将教打扮成乐园,与当前的主题活动互动,使快乐成为教里活动的风景线。

活动过程:

一、明确游戏内容及规则,家长与孩子选择游戏

“我 更棒”和“小作坊”是每个同学都要参加的活动,在另外三个活动中再选一个;在“过河”和“同心协力”这两个活动中,你们将会和自己的家长共同努力达到目 标,享受到合作的乐趣;“我做你猜”这个活动可以充分展示你的才华,也能看出你和父母的默契。现在你想参加哪个游戏?为什么?

二、我更棒

师:当你的朋友进行“穿衣服、整理书包”比赛时,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生:我要为他们加油。

我会他们成功的喜悦……

师:如果在比赛中没有获得胜利,那怎么办?

生:我会鼓励他不要气馁,以后多加练习……

结束语:孩子自立自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独立的品质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任务。

三、过河、同心协力

师:你们知道要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吗?

由家长指导学生具体做法,达成共识。(合作、同心协力)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一起来玩轮比赛。谁愿意?

轮:组(语文老师和学生甲)对第二组(数学老师和学生乙)

第二轮始由学生与家长参加。

老师变换角色,采访学生:你刚才做游戏时心情怎样?有的学生说紧张,有的说开心,也有的说不管是否胜利都很开心,因为是父母一起参加的,共同努力了,虽败犹荣。

活动结束:家长与学生交流感受。

师:请问小朋友,当你在活动过程中,你和父母的意见不同或者你们的行进速度不一样时,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家长可以做适当的指导。)

四、我做你猜

请小朋友到这里来展示你的表演天分,用你丰富的表情和恰当的动作来告诉大家:瞧,我多聪明!

(从前两个稍大运动量的活动过度到这项只需呆在原地就可完成的节目,既让大家的身体得舒缓,又可调节激动的情绪。而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如:当屏幕显示“大象”时,表演的学生学着大象的样子勾着“长鼻子”不停地摇摆,那逗人样儿让看的人都忍俊不禁。)

家长谈感受:孩子对字词的感受能力很强,能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示,说明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平常喜怒哀乐形于色,我们应当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各种情感,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五、小作坊

你们做了些什么小制作?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困难?

(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小制作,小组的同学走到一起交流经验。霎时,活动场地成了“展览馆”:飞机模型、遥控汽车、火箭、轮船、机器人……作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作品之精巧让你不得不佩服小孩子的创造力。更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演示、解说。)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1)今天,你们快乐吗?为什么?

(2)你觉得你的同学、你的父母今天表现怎样?

(3)下次你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5

为了激发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和亲子创作的快乐,培养孩子“从小讲文明,快乐成长”的意识,传递共建“创建文明城”的理念,结合我区亲子共读的特色课堂,制定“文明家园快乐成长”活动方案。具体如下:

一、活动时间

__月__日(周日),上午9:00、

二、签到时间

上午8:30、

三、活动地点

宫红领巾。

四、活动对象

子班的亲子、协会会员亲子共40对,后勤志愿者20人。

亲子报名方式:请编辑短信“小孩姓名+家长姓名+手机”至手机,码__;

后勤志愿者报名:请登陆志愿时。

协助领队:、。

绘画主题:“文明家园快乐成长”。

本次活动,以下文具由亲子自备:

1、油画棒、水彩笔、水粉。

2、剪刀、胶棒。

3、硬卡纸、海绵纸、皱纹纸、及时贴。

4、一次性纸杯、勺子、盘子、纸碗、泡面桶、瓶盖、瓶子、酸奶盒等。

五、活动细则

1、参赛画纸规格:30__50白纸(一张报纸大小),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须贴上参赛卡(便条写上亲子姓名、年龄);

2、参赛作品由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蜡笔、粘贴、拓印、剪纸等;

3、亲子需以“勤俭节约,变废为宝”为主;

4、进入活动场地家长把手机调为静音,不随意走动,以免影响亲子绘画;

5、作品要在六十分钟内完成。

温馨

1、亲子们要带上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及时为孩子补充体力;

2、本次活动在外,请做好防晒准备;

3、安全,如遇暴风雨天气,活动将改期,具体请留意信息;

亲子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时刻对未来有个清晰的计划和方向,根据更新的工作任务安排。我们要尽快制定好自己的工作方案,方案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可以使大家的行动对准既定目标。编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1

一、家长幼儿齐参与,体验快乐、锻炼身体。

从一开始,各位老师、家长、幼儿以用心地态度迎接本次亲子活动,并始终如一。各班幼儿、家长的报名率与出勤率很高。从教师说明运动会规则、比赛方法,到听主持人说明入场,再到各种亲子运动游戏,各位家长、老师、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二、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快乐

不管是“小运动员”还是“家长运动员”,个个出场步伐整齐、口响亮、活泼自信、斗志昂扬,很好地将家长和幼儿的用心性发挥到点。“踩气球”游戏让孩子尝试了成功的快乐,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亲子游戏“小脚踩大脚”,不仅仅好玩,还体现了亲子之间的默契,孩子家长乐在其中。在亲子游戏“袋鼠接力”和“螃蟹夹球”中,孩子与家长齐心争取胜利,胜利的孩子与家长高声欢呼,失败的孩子与家长也不气馁,互相鼓励。亲子游戏场面十分热闹,大家都拼足了劲想为自我一组多争取一分,大人小孩都玩得十分开心。

三、活动组织紧凑,策划成功。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师提前精心准备班级活动所需道具,教师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活动环节设计紧凑,场地安排合理,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并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以上是亲子活动成功的优势所在,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有些游戏项目的道具应更加丰富,美观一些,以更加吸引幼儿的兴趣。

2、主持人应提高现场解说的潜力,使运动会现场气氛更加活跃。

3、级部长组织人员方面应想得更周到,例如发奖状环节。让其他级部老师分配,不是很到位。

这次亲子活动顺利开展和家长配合分不开的,他们用心配合和努力,让我们老师感到很欣慰。家长还充分发挥个人资源,为我们运动会助力。因为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运动会才会表现如此精彩和成功。此次运动会,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孩子们在运动会中体会竞争的好处,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为别人喝彩。

虽然亲子活动已结束了,但运动会画面、热闹氛围仍然记忆忧新。这次活动中,幼儿收获了他的成功,家长收获了他的童真。透过这次活动,老师也获得了成就感。这次阳光而又快乐的亲子情真是让我难忘!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2

1、新年心愿包活动

准备:红信封、纸、蜡笔、记笔

玩法:各班家长和孩子共同在纸上画或写新年心愿,再装入红信封袋内。

2、专心协力吃果果

要求幼儿能用知道的语言指挥家长,正确判别出倾向。

准备:圣女果,小碟子四只,遮眼布四条。

人数:共12个家庭,每个家庭由三人组成,四个家庭为一组,共分3组举行初赛,每组胜出者加入决赛。

玩法:妈妈手持圣女果,站在指定位置,爸爸蒙上眼睛,背着小孩,原地转三圈,在小孩的语言提示下,去寻觅妈妈手中的果实,并用嘴吃掉果实,更先吃完者为胜。

规定:爸爸妈妈不许发出任何声音,任何人不许用手碰果实。

3、放鞭泡

准备:每班自制炮竹一个

玩法:分小班组,托班组。每班出6对家长和孩子。将幼儿和家长分成一一对应,面对面排。开始由幼儿手捧爆竹由起点跑向自己的家长,当家长接过暴竹后,双手上举,口中喊道砰啪 ,就算送到一个。然后孩子再将爆竹运回给下一名幼儿手中,看哪对先放完。

4、传纸杯(双亲和孩子)

目的:提高幼儿的自信,增进孩子与家长共同学习进步的乐趣。

准备:纸杯和吸管

玩法:父母口含吸管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宝宝听口令从起点出发将纸杯送给妈妈,妈妈将纸杯套在吸管上送给对面的爸爸,爸爸用吸管将妈妈吸管上的纸杯移过来再送给对面的宝宝。先到终点者为胜。

规则:游戏中爸爸妈妈只能用吸管传杯子,不得用手拿杯子。

5、运西瓜游戏

目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提高幼儿与家长紧密配合的能力。

准备:西瓜(球),焰火棒或纸棒。

人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玩法:幼儿和家长同时握住两根棒的两端,用棒夹住西瓜,从起点出发,绕过指定物返回后再运下一个西瓜(西瓜落地后可重新夹好,继续前进),在规定时间内搬运西瓜更多的家庭为胜。

6、运彩球

准备:彩色的球、圈

玩法:适用于小班幼儿,每班10名幼儿,分两对面站立,用圈赶彩球行进走,走至对面交给另一位幼儿,依次往返接力。

7、剥桔子

准备:小桔子50只,椅子3个,垃圾筐每班5对家长和孩子。

玩法:幼儿从起点跑到终点拿一个桔子,跑回来剥掉皮给家长吃,第二个幼儿继续,以此类推,看哪队更快为胜。

8、抢气球游戏

准备:凳子或椅子;各色气球;拴气球的绳子。

玩法:老师或主持人发出指令,复习颜色。如果说红色就要跑到拴有红色气球的椅子旁,用力把气球坐爆。分组比赛,小组晋级下一轮,直到轮完初赛,更后小组之间进行决赛,分出获胜者。请几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听主持人发令,按照规则进行。

9、开火车

准备:起跑处标志

玩法:由家长或老师(6-8人)组成一列火车,蹲着行进走,以先到的一列火车为胜。(必须下蹲走)

10、袋鼠跳

准备:大袋子四个,可以用面粉包装袋之类的,要大一些

玩法:一名小朋友与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组成一组,每次游戏找四组为一单位,小朋友与家长面对面站立,中间距离约30~50米。游戏开始后,小朋友要拿起放在地上的大袋子,跑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接到袋子后,要马上套住自己的双腿,跳回孩子的起始位置,以速度定输赢。

11、揪尾巴

准备:纸尾巴若干条。

12、毛毛虫

目的: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准备呼拉圈六个,分两组,家长列入其中,三人一列纵队,把圈套在自己身上,然后拉住自己和前面一个人的圈,比比哪组跑完规定线,在线上设置独木桥、山洞等障碍物。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3

喊数抱团

游戏规则:

1、家长和幼儿混合进行游戏,在圆圈的线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当老师说到某一数字宝宝的时候,例如3、大家就找到更近的人抱在一起。

3、以此类推,更后经过检验,数字不对的需要表演节目。

全家乐翻天

游戏规则:

1、参赛的家庭进场后,找到一张报纸在旁边站好。

2、游戏开始后听音乐踏步,音乐停止时马上站到报纸上待老师检查,如果脚在报纸外的家庭则被出局。

3、一次活动后如果没有家庭出局的,则对折一次报纸,再继续游戏,直到有家庭出局为止。

快乐一家人

游戏规则:

1、爸爸妈妈双手交叉,孩子坐在上面。

2、中转处放下孩子,孩子投球。

3、爸爸妈妈共同拿桶子接球,投中1个后,爸爸妈妈各拿木棒的一端,孩子身体趴在木棒上返回,以先返回到起跑线者为胜。

给爸爸化妆

游戏规则:

1、请几组家庭上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给爸爸化妆。

2、爸爸撕掉胶纸递给孩子,孩子给爸爸贴眉毛、红脸蛋。

3、游戏可反复进行,大家评评哪组爸爸更漂亮可获得奖励。

袋鼠接力

游戏规则:

1、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

2、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面对跑到对面把接力棒传给后一位家长。

3、哪组更先传递完即为胜利队。

我给妈妈穿衣服

游戏规则:

1、一名家长在终点,幼儿在起点。

2、哨声响起时,幼儿拿起衣服跑向终点,给其家长穿上衣服,拉上拉链。

3、家长背起孩子迅速跑向起点,先到者为胜。

快乐贴贴贴

游戏规则:

1、孩子与家长一组,两组便可开始游戏。

2、两名家长分别背靠背被一条绳子套住,两个幼儿分别站在家长对面的一条线上后,游戏开始。

3、每组家长使劲往自己孩子那一边靠拢,当一方家长靠近自己孩子的线上时,孩子为家长脸上贴上贴画。

4、在规定时间内,哪位家长脸上的贴画多,就为更后获胜者。

斗鸡乐

游戏规则:

1、每个家庭由一名幼儿和一名家长组成,编上码挂上数牌。

2、在规定的范围内,用双手抓住自己的一只脚,用单脚跳着去碰撞他人。

3、脚先着地即淘汰,余下的人继续,坚持到更后者获胜。

跳跃的青蛙

游戏规则:

1、孩子从一个圈里跳到另一个圈里,家长赶快从孩子后面将圈拿到前面。

2、幼儿继续跳,亲子互相配合直至到达终点,谁先到达终点获胜。

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

游戏规则:

1、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

2、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

3、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小脚踩大脚

游戏规则:

1、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

2、幼儿双脚踩在家长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

3、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脚,看谁先到终点。

气球飞

游戏规则:

1、家长从起点把气球空运到终点(手拍或者口吹,不能落地)。

2、幼儿在终点用纸箱接住气球,4个气球先运到者胜利。

螃蟹运球

游戏规则:

1、4个家庭一组,家长和宝宝背靠背,胳膊挽着胳膊,蹲着、横着走。

2、两人背中间放上一个小皮球,将球运到终点,中途不能掉落。

玉米游戏

游戏规则:

1、家长将5个玉米藏在不一样的地方,幼儿需要根据从家长那儿得到的信息需寻找个玉米的下落。

2、在个玉米那儿会得到第二个玉米的信息,以此类推。

3、找到所有玉米后与家长合力将玉米掰完,用时更短的家庭获胜。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亲子活动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目前,很多家庭往往忽视这种亲子关系,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家长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我园决定举行首届亲子节活动,引导、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亲子和谐,快乐成长

四、活动内容:

(一)亲子摄影作品展

2、展出地点:幼儿园圆形大厅

3、具体安排:各班负责向家长发动宣传,让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并以“亲子和谐,快乐成长”为主题收集作品。作品尺寸为12寸,留白边。每班8-10幅,作品收集后由各班负责装裱,统一用黑卡纸装裱,装裱后尺寸为:38_26.5cm。展架由各班负责用kt板制作,美术已做好样板供大家参考。

(二)级组亲子活动

中班级组亲子才艺表演。

2)活动地点:幼儿园外操场舞台

(三)全园亲子登山活动

活动地点:宝安公园

活动准备:

1、给孩子穿上园服(运动服)、运动鞋,带好所需的物品,了解注意事项。

2、引导孩子了解相关登山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参与、不怕困难、挑战自我。

五、活动安排:

2、全园举行启动仪式。(9:30)

1)园长讲话。

2)班级口。

3、以班级为单位,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下,跟着本班老师,按照指定线进行登山活动。(9:40)

4、活动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走失、上山注意山;鼓励幼儿不怕困难,自己登山,家长给予一定的鼓励,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

5、到达目的地(公园西门大草坪)后,开展亲子小游戏(每班2个),增进亲子交流。

6、为幼儿发放元旦礼物,活动结束,幼儿自由活动。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小手牵手健康你我他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增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2、增加教育的透明度,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感情,感受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方案,邀请幼儿家长来园参加亲子活动

2、准备游戏需要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

4、奖品

五、活动流程:

1、家长到园,签到

2、幼儿体操展示

3、护旗队入场

4、升旗仪式

5、运动员入场

6、园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7、各班组织本班幼儿及家长进行活动

8、各班评选出活动中表现好的家庭(如:更佳表现奖、更佳守纪奖、更佳默契奖等)。

9、颁发获奖证书,宣布活动结束,提醒幼儿及家长回家途中注意安全。

六、游戏内容:

七、应急措施:

1、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应及时整改。

2、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定好计划。照顾幼儿安全,注意幼儿离园的安全。

3、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各班教师随时清点幼儿人数,游戏活动强度应适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关注。

4、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幼儿安全,比赛第二。九、评及奖项设置:

1、评由校领导及各班一名家会员组成。

2、幼儿体操展示,全园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3、各班出场及组织方面,各年龄段评出“风采组织奖”各一名。

4、每组游戏评出优胜奖。

八、人员安排表:

总指挥:王园长(负责人员和物资的\'总协调、流程总把控、意外事情处理、音乐的播放、评奖授奖等。)

副总指挥:任园长(协助总指挥检查人员和物资准时到位,推进幼儿园活动的顺利进行,评奖及奖状填写。)

游戏道具:各班教师

主持人:宫思辰(主持本次活动流程,把每个环节流畅串联在一起。)

照相摄像:吴恒(负责摄录整个活动场景,有重点有全面。)

保健:王艳琼(负责幼儿园活动中出现的意外小事故小伤口的处理。)

安全保卫:王书田(负责会场幼儿及家长的人身安全及处理各种纠纷等。)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6

一、活动方案名称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其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媒体效应等)都应该明确写出。活动目标要具体化,并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等。

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特色亲子活动策划方案,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一起成长!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7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一、活动目标

1、积累了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关系的发展;

3、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二、活动准备

奖品若干、橡皮筋4根,积木5块(积木代表春笋),积木放在筐里,摆在终点。

三、活动内容

趣味亲子游戏:游戏一:蜈蚣竞走

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蜈蚣报名参加了赛跑。一大早蜈蚣妈妈就把小蜈蚣从床上拉了起来,叫他吃好早饭后赶到比赛现场。说完妈妈便到屋后菜园种菜去了。好半天,忽然听见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赛快开始啦!你怎么还不去呀?”蜈蚣妈妈想着:“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开门一看,可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脚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准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的方式。

怎么玩: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不能乱。

可以多叫几个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再念一首儿歌:一百只脚的小蜈蚣,穿起鞋来不轻松,不轻松,快用功,赶紧上急匆匆。

趣味亲子游戏:游戏二:小羊过河

先讲一个故事:春天到了。小羊咩咩嚷道:“妈妈,妈妈,我要吃春笋。”妈妈笑着说:“河对岸就有啊,那边有红壳笋、白壳笋„„我们跳过河去采好不好?”小河一点儿也不宽,河水也不急。妈妈和咩咩轻轻一蹦就过去了,他们每次采一根春笋,运回河对面,放进竹筐里。妈妈说要多采一些,带回家给奶奶吃。咩咩还说要和妈妈比赛,看谁采得快,采得多。

目的:发展孩子双脚并拢向前跳的能力。准备:橡皮筋4根,积木5块(积木代表春笋),积木放在筐里,摆在终点。

怎么玩:

1、家长用4根橡皮筋拉成2条“河”状,1条宽1条窄。

2、家长先出发跳过2条“小河”,到终点线处,从筐里拿出1块积木放在地上,然后再跳过2条“小河”回来。

3、孩子接着出发,到终点处从筐里拿出1块积木,叠在块积木的上面再回来。

4、如此反复,直至5块积木叠在一起。

再念一首儿歌:小山羊,咩咩叫。采好春笋再睡觉。蹦过河去跳一跳。妈妈见了开怀笑!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8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和时间,感知西方文化节日氛围。

2、认识万圣节相关的人、事、物、歌曲。

3、增加父母的赞誉度。

4、 吸引校外的学生和父母,提高卓悦知名度。

二、 活动方案

形式:内和户外相结合

对象:在校学生及父母(可邀请非本校的学生及父母参加)

三、 活动前准备工作:

1、通知父母和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各班老师)

2、布置教环境。 (Laraine、Katherine)

3、活动所需物品:

a、游戏物品:苹果若干、纸杯、气球、英文单词卡、糖果、装糖果袋、环境布置图片、奖品、照相机等。 (Lisa)

b、活动所需音乐:兔子舞、爬行音乐、万圣节相关音乐、 (Laraine)

c、活动PPT (Sam)

四、 活动流程

1、 开场舞——“兔子舞”(5分钟) (Laraine)

老师教孩子跳兔子舞,活跃现场气氛,激发孩子兴趣,达到热身效果。

2、 主持人致辞,正式进入活动( 3分钟) (Laraine)

主持人欢迎学生和父母们的到来,并让学生说出今天的日期,告诉孩子们今天要过一个有趣欢快的节日。活动中能吃到美味且免费的糖果,引出主题“万圣节”。

3、简单讲述万圣节的起源 (5分钟) (Sam)

老师介绍万圣节的故事,让孩子了解万圣节的时间、特殊物品、人物、习俗等

(竞猜题目见副表。)

4、和外教互动学习万圣节相关英语单词并学唱一首万圣节歌曲。(10分钟) (Emmett)

5、游戏活动一:搭苹果 (5分钟) (Laraine)

游戏规则:1分钟时间内,2人一组,看哪组小朋友将苹果搭的更高,个数更多者胜。

游戏活动二:魔法气球 (5分钟) (Sam)

游戏规则:2队同时,每队2人1组,使3个气球不落地,从A到B,1分钟时限。

(游戏道具准备及示范:Katherine Lisa)

6、户外活动:不给糖,就捣蛋 (30分钟) (所有老师)

地点:凯德

内容:

a、有奖竞猜活动。

b、请父母或老师扮演人,学生戴上面具跟人要糖果。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9

亲子活动主要是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孩子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要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情商的培养。为了推动计生早教育,做好优生优育宣传工作,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系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一、活动主题:

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快乐家庭日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场地:

某大型商场或儿童游乐场

四、活动目标:

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加孩子的体质,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时间、场地,布置好活动场地,对开幕式场地进行安排。

2、做好领导邀请函,通知家长到场时间。

3、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

4、设置奖品。

5、活动前动员准备会议,确定相关。

六、活动主要流程

社区成员入场。新开苏等领导致词。主持人宣布活动注意事项并介绍游戏名称。每个家庭分别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并给予每个家庭奖励一包糖等小礼品。游戏开始。

(1)踩气球

(2)乒乓球拍托球快步走

(3)套圈圈

(4)运球

(5)贴鼻子

(6)跳圈圈

(7)拼图

(六)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七)主持人致词,活动结束

关于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篇10

通过亲子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感受和爸妈一起做手工的乐趣,增进亲子感情。幼儿的创新的思维初步得到发展。初步掌握粘贴、折剪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小手协调能力。

一、活动流程

1、教师交代亲子手工活动意图

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粘贴技能,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小手协调运作能力,在亲子合作中粘贴和表演活动中增进感情。

2、讲解制作方法,进行制作

1、展示纸箱的多种变化(镂空小车、小孩、大嘴巴……)开拓家长及幼儿的思。

2、家长与幼儿进行创新制作。

二、手工完成并简单的深透环保知识

将制作的作品进行户外展示、欣赏,再次感受废旧物品的可重复利用及亲自制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精彩瞬间

三、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家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也都提前做了准备,所以整个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是在活动题材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幼儿能力的发展水平,整个活动基本上都是家长在制作,孩子参与的比较少。

值得提出的是,在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都配合老师带领着孩子自觉地将撕剪下来的材料打扫干净,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小编精心推荐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更新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亲子活动策划方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1

人生没有第二个童年。童年时期来得快,也去得快。成长中的孩子对于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得到,过些时候有些事就会显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时,未获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将无法面对未来我们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发展个人的智力、生理以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机会,往后将难以弥补这份遗憾。这段他印象更深刻、更渴望学习以及已经准备好学习的时刻将不复重视。

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更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立体的,丰富的,实现这种发展是我们开展亲子活动的根本目的。

策略一: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1、召开亲子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活动中家长应承担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另外,我们还将我园开展亲子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和办学特色向家长做了说明,恳求得到家长们的配合幼儿园小班。

策略二:利用访谈形式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我们利用访谈的形式尽可能多的了解看护者在亲子教育中的种种信息,通过对35名幼儿看护者的了解,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指导策略,从而帮助家长尽快提高教养水平,为孩子终生教育的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谈到自己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如何处理时,我们的谈话是这样的:玉儿的妈妈说:“我先不理她,等她冷静下来再给她讲道理”。“她只有2岁,你跟她讲道理,她能听懂吗”?“她能听懂,能接受,我觉得比直接说她有效。你要当时训她,她肯定特别宁,而且不接受,会哭闹,非这样不行。然后,我就先不理她或等过了这件事以后,我再给她慢慢讲道理。”我说:“您这样做特别好,对于孩子有一个等待,孩子有一个发泄,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再讲道理”。以上谈话内容,帮助家长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些是成功的经验,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增强家长科学育儿的信心。

策略三: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1、利用身边的资源,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

如:一次,壮壮和妈妈玩串珠子的游戏,妈妈在引导宝宝的过程中,利用游戏的方法将这种玩具的玩法进行了变化,如:认识颜色、数量、数数、比较多少,使宝宝的兴趣持续很长时间。这种一物多玩的引导方法体现了家长的先进教育理念。于是,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请这个家庭给全体家庭做了一次示范,使其他家长从中受到了启发。

另外,发现问题,我们请家长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如: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在交往中被打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之间打闹是正常现象,孩子哪有不挨打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挨打时家长应该及时制止,或帮助解决;还有的家长认为,要给孩子讲道理等等。家长对于这种现象纷纷发表了看法,但并没有看到孩子间打闹原因何在。于是,老师帮助家长分析孩子间打闹原因可能是:孩子语言发展晚于动作发展,孩子只能用争抢或打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是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在不满意时用打闹来宣泄情感等。教师与家长对于同一个问题说出了多种看法,帮助家长从生理、心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使家长能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

2、手递手主题经验交流会

手递手经验交流活动的开展源于我在进行访谈时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优于我们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到的并且是有效的,因此,我们想这种宝贵的经验应介绍给更多的家长,这样既可以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有可以弥补我们在教育中的不足。于是,我们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有效事例记录下来,如:有家长尊重孩子,与孩子能平等相处的,有如何培养孩子意志力方面的等,请他们分别介绍给所有亲子园的家长,使他们在今后教育孩子方面能有所启发和借鉴。另外,老师和家长们还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当孩子任性怎么办?当孩子在外人面前不听话是给孩子面子,还是给孩子面子等。家长们各抒己见,老师还针对如何培养情感智力,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做了阐述。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表示愿意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愿意共同科学育儿的经验。

策略四: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教育环境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学习活动方案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学习活动方案。

1、感受身边处处是教育——远足。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于是,我们将环境创设的空间扩展到大自然中。我们定期带幼儿去公园或社区去参观,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摸、去看、去闻、去听,用他们亲身的体验感受这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在组织亲子班的活动中,我们主动将早期亲子教育送到社区,带领幼儿和家长到龙山的龙恩木屋游玩。游玩之前,我们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联系旅游公司的汽车,发告家长书,签订安全责任状等等,让孩子和家长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尽情游玩,尽情感受自然环境中的教育。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帮助家长捕捉身边的教育契机。如:在去公园的上,教师发现树根处长出一些小蘑菇,于是请孩子们观察,并让孩子们观察蘑菇的形状、请他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这时家长还说:你看小蘑菇长得多向小伞呀?另外,到了公园后,一个叫多多的小朋友很想去看小鸭子,妈妈为我们小朋友带了一些食物,来到湖边和孩子们一起喂鸭子,臧老师边喂鸭子请孩子学鸭子的叫声,观察鸭子的外形。来到岸上,老师请孩子一起学习小鸭子走。(在石子的坡上)等等。以上这两个小案例是我们在计划中没有想到的,但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发生了,教师便及时的捕捉教育契机,使家长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我想教育活动的空间不仅要在固定地幼儿园内,要充分的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接受适合他的教育,同时也让家长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是教育。

在亲子活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家长的手,即使能够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长的手牵引下。这种现象令我们担忧:孩子的手哪去了?孩子天生好动的手脚被家长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长怕孩子失败、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诸多的担忧使孩子健全的手萎缩了,以至于出现了孩子任性、胆小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调整了亲子活动的内容和指导策略,将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我们的亲子活动中,并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如何给孩子提供获得成功和自信的机会。

在亲子活动中,我发现萧萧妈妈的手始终拉着萧萧或抱着萧萧,我问妈妈:“您为什么不让萧萧自己动手做?”“我怕他做不好。再说,孩子那么小,他也做不了呀?”听了萧萧妈妈的话,我开始反思我们亲子活动内容是否合理与全面,孩子自我认知、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样是我们亲子活动不可忽视的内容。所以我们调整了周末亲子班的活动时间,由原来1小时延长到2小时;活动内容增加了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加餐等。我们通过这些活动指导家长解放孩子的小手,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赏识孩子。引导家长尽可能的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并能够逐步认识到身边处处是教育。

3、感受身边处处是教育——立足本园实际,开展大带小的主题活动。

策略五:亲子活动中的示范、指导更多的是指向家长。

亲子活动中,加强了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指导,及时将幼儿园和家庭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做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迁移。使家长感受到亲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是随时可见的,不需要家长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师在组织用小沙锤给音乐配节奏的活动时,教师在对家长的指导时很自然地告诉家长,回家后,可用小瓶子装上豆子或米,然后在将瓶子封好就可以进行这个游戏了。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培养孩子情感方面,教师会情绪饱满的面对家长和孩子,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会用语言、表情、拥抱等方式告诉孩子我们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同时对孩子确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当孩子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时,教师会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或技能问题等。如:孩子在玩搭积木时,孩子可能会反复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搞破坏,其实,孩子是对推这个动作感兴趣,在反复搭高、推倒这个动作中发现、感受一些变化等。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2

亲子活动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们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放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度的一种活动。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往往被爸爸妈妈所忽视。这对于密切亲子关系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活动主题: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

活动时间:20--年-月-日

活动场地:--商业中心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进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2、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3、通过活动来宣传知名度

活动准备:

1、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招募参加活动的家庭

做活动宣传海报、宣传册,可在各个小区发宣传单等,在设立报名点;

2、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

4、设置奖品

可以自行购置奖品或是赞助商消费劵、消费劵等。人员分工:

总负责:

具体负责:

具体实施: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主要流程

一、1、主持人致欢迎词:

1)在活动中请注意看好您的孩子,以免发生事故。

2)在活动中请遵守游戏规则。

3)在游戏中请勿拥挤,应相互谦让。

4)每个参加活动的家庭都会有精美的小礼品,在游戏中表现优异的孩子能够获得特别礼品。

二、介绍游戏名称:

游戏开始:

活动1

运球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乒乓球、乒乓球板和瓶盖、计时器

游戏玩法: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家长手持乒乓球拍,托球跑到孩子处将乒乓球放在孩子的瓶盖上,孩子手托瓶盖将球运到终点,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活动2

带你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者准备:报纸

游戏方法:家长把两张报纸依次铺在地上,让幼儿从报纸上走到对面。以计时的方法评比,先跑完的队伍为胜。

活动3

运球跑(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游戏方法:家长好孩子面对面或背对背,把一个球夹在中间,合作把球运到指定对地点,更先运到的家庭获胜。在运球的过程中,手不许碰到球。途中如球掉下或破碎,则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活动4

踩气球(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气球、绑绳

游戏方法:在一个5平方米的区域内用脚踩破他人脚上绑的气球,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家长分别脚上绑3个气球,每个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脚,否则视为违规,取消继续比赛的资格。在比赛时间内踩别人的气球,并躲开别人不让踩破自己脚上的气球,剩下多的2个小朋友获得奖励。

三、抽奖活动

在设立一个填写抽奖区域在活动开始时结束填写。每个活动结束后由活动胜利家庭抽取幸运观众,并发奖品。

四、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对各家庭活动进行评价,由活动主办方为获奖的孩子和家长搬出相应的奖励。可引导孩子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如:

1、今天你快乐吗?为什么?

2、你觉得你和家长今天表现怎么样?

3、下次你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由于活动全程都要摄影师的跟踪,每个家庭所付出的汗水都记录在我们的摄影和录像中,我们会送每个家庭一张甜美的全家福照片以及精美小礼品。

六、活动应急措施:

1、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应及时整改。

2、做好活动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定好。照顾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动时的安全。

3、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游戏活动强度应适中,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关注。

4、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安全,比赛第二。

5、随时供应孩子饮水,在活动过程中,安排孩子适当休息。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3

亲子活动主要是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孩子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要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情商的培养。为了推动计生早教育,做好优生优育宣传工作,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系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一、活动主题:

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快乐家庭日

二、活动时间:

20--年--月--日

三、活动场地:

某大型商场或儿童游乐场

四、活动目标:

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加孩子的体质,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时间、场地,布置好活动场地,对开幕式场地进行安排。

2、做好领导邀请函,通知家长到场时间。

3、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

4、设置奖品。

5、活动前动员准备会议,确定相关。

六、活动主要流程

社区成员入场。新开苏等领导致词。主持人宣布活动注意事项并介绍游戏名称。每个家庭分别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并给予每个家庭奖励一包糖等小礼品。游戏开始。

(1)踩气球

(2)乒乓球拍托球快步走

(3)套圈圈

(4)运球

(5)贴鼻子

(6)跳圈圈

(7)拼图

(六)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七)主持人致词,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4

这次母亲节活动是由老师和家长代表一起策划的。其他的家长朋友们可以在看过策划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活动时间

20--年-月-日。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

三、活动流程

1、小朋友集体唱歌我的好妈妈送给自己的妈妈。

2、亲子唱歌pk大赛

本活动的目的: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让孩子体验一下和妈妈一起完成任务,宝宝和妈妈一起出谋划策准备节目。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够锻炼孩子的胆量。

3、妈妈/宝宝在哪里

把全班的妈妈和宝宝分成两组。

组:蒙住组妈妈们的眼睛,然后请妈妈们摸组宝宝们的脸,猜猜哪个宝宝是自己的宝宝。

第二组:蒙住第二组宝宝的脸,请第二组的妈妈站好,老师介绍妈妈穿的衣服颜色和某些特征让宝宝猜谁是自己的妈妈,如果宝宝没有猜出来,就请妈妈说一句话让宝宝来猜谁是自己的妈妈。

本活动目的:增进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了解,通过某些特征来记住自己的妈妈(宝宝),用蒙眼睛的形式进行活动,让孩子们更能体验到妈妈的好,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

4、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请妈妈们在老师准备好的心型纸上写出对宝宝的心愿,装饰在本班教墙上的大树上,作为“心愿树”,然后请宝宝送给妈妈自己亲手准备的“小小礼物”。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5

亲子活动主要是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孩子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要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情商的培养。为了推动计生早教育,做好优生优育宣传工作,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系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一、活动主题: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快乐家庭日

二、活动时间:20--年月日

三、活动场地:某大型商场或儿童游乐场

四、活动目标:

1、社区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2、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加孩子的体质,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时间、场地,布置好活动场地,对开幕式场地进行安排。

2、做好领导邀请函,通知家长到场时间。

3、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

4、设置奖品。

5、活动前动员准备会议,确定相关。

六、活动主要流程

社区成员入场。新开苏等领导致词。主持人宣布活动注意事项并介绍游戏名称。每个家庭分别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并给予每个家庭奖励一包糖等小礼品。游戏开始。

(1)踩气球

(2)乒乓球拍托球快步走

(3)套圈圈

(4)运球

(5)贴鼻子

(6)跳圈圈

(7)拼图

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主持人致词,活动结束

七、活动过程

以每个家庭为单位,活动均分为N组,每组4个家庭。(一)活动1踩气球(家庭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气球、绑绳

游戏方法:在一个5平方米的区域内用脚踩破他人脚后跟上绑的气球,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家长分别脚上绑3个气球,每个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脚,否则视为违规,取消继续比赛堵的资格;在比赛时间内(5分钟)踩别人的气球,并躲开别人不让踩破自己脚上的气球,剩下多得3个家庭获胜;获胜者分别获得一套家庭套装的洗发用品、家庭装洗洁精及牙膏和香皂作为奖励。

(二)活动2乒乓球拍托球快步走(家庭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乒乓球拍、乒乓球

游戏方法:家长和孩子各自站在标示线相对的两头,孩子利用乒乓球拍拖着球赶到家长那里;家长接住球拍继续托着球赶到小朋友的一端,交给本组的下一个家庭,全组跑完,游戏就结束;在比赛过程中球掉地上的须停止后托好球方可继续行走,如有违规者当输;以先跑完的队获胜,获胜那一组的每个家庭奖励一套家庭套装的洗发用品。

(三)活动3套圈圈(孩子和双亲)材料准备:套圈数个、饮料数瓶(罐、盒)

游戏方法:把饮料排成两排,每排有10瓶(罐、盒);在比赛时间内(10分钟)家长和小孩在规定的距离外利用套圈圈饮料,圈中的饮料更多的前三个家庭分别奖励牙膏和香皂。

(四)活动4、运球(家庭中一大一小)材料准备:篮球数个

游戏方法:4个家庭为一组,家长和孩子背对背,把一只球夹在两人身体中间,合作把球运到指定的地方,更先运到的家庭获胜。

规则:在运球的过程中,手不许碰到球;途中如球掉下,则捡起球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五)活动5贴鼻子(家庭中一大一小)材料准备:动物贴图

游戏方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鼻子贴到动物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

规则: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儿只能用语言指挥。

(六)活动6跳圈圈(家庭中一大一小)材料准备:呼啦圈数个

游戏方法:准备两个圈,孩子从一个圈里跳到另一个圈里,家长赶快从孩子后面将圈拿到前面,依次类推,直到终点。

规则:孩子自己跳圈,家长不得推、抱孩子。

(七)活动7拼图(孩子和双亲)

材料准备:拼图

游戏方法:家长和孩子把打散的拼块重新拼回原来的图形。更先拼完的前三个家庭获胜。获奖者分别奖励一套家庭装沐浴用品和一大袋洗衣粉。

八、颁奖仪式

由主办方相关领导为获奖的孩子和家长颁发相应的奖励。九、应急措施

为了我系举行亲子活动中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时,我们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作出相应处理,

更大限度控制特殊情况造成的损害,维护本次活动的稳定和有序地开展,作出以下活动安排:

1、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应及时整改。

2、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订好计划,照顾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动时的安全。

3、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安全,比赛第二。

4、随时供应孩子饮水,在活动过程中,安排孩子适当休息。

5、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每轮比赛之前都有相应的人员作出游戏示范。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相关文章:

第1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子女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趋稳定和满足,更多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在不断追求快乐、幸福的同时,对婚姻的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致使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异家庭的增多,使这些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引导家长,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心理危机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参加了汉中“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如下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二、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专注知识水平

教师是施教者,教师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保证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和富有成效,课题组全体人员多次集体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原则、方法,在不断的学习探讨中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重要作用的认识。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推动课题研究深入进行

在“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深入个案家庭进行家访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准确摸清家庭及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个案家庭及不同个案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对家长及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案。通过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说服、引导、教育、感染暗示等方法让家长或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或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2012年,在初一开展了悦纳自我,扬起自信的风帆的活动课,初二开展了我的理想和目标活动课,在这些活动中,感化大部分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现在学校已形成了科任教师、班、专注教师相互配合,共同排解和辅导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障碍的教育机制。

四、重视“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的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及教育问题很多也是属于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值得重视。两年来我们定期对这些研究个体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找他(她)们的家长进行说服、开导,谈心,了解他(她)们的家庭情况、学习及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及时疏导他(她)们的不良情绪,能使学生们在关爱的氛围健康成长。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刚刚开始,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感悟,许多收获,更有许多不足,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但是,我们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然经过辅导,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运用情感感化,有时也见效,但有时反复大,成效不持久,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应当形成合力,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提高他们适应环境和心理危机的能力,为他们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2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差异化;家访计划;网络通讯

现代汉语字典对“家访”一词做出了如下解释:“因工作需要到人家里访问。”家访更初主要被应用于解决个别儿童或者青少年的一些家庭问题。与家长的沟通,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原则,要“探索建立与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是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笔者认为由他们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增强信任,形成家、校协作的教育合力。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的目的和必要性

1、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走访学生家庭,带去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候,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

2、辅导员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增强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保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新时期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益尝试,脚踏实地的走访和调研可以切实改进辅导员队伍工作作风,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提高辅导员从事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施过程

(一)筛选受访学生,全方位的收集学生信息

家访对象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学生,具体包括:学习困难、单亲、孤儿、家庭经济困难、有、行为思想偏激、性格内向封闭倾向的学生。家访前,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获奖情况、奖助贷情况、学生优缺点、平时的兴趣点或志向)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庭背景,辅导员老师还需要向受访学生所在的班级了解情况。

(二)制定差异化的家访计划,做好辅导员自身能力补充

在掌握学生信息后,要进一步明确家访的目的,要解决学生哪一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家访工作没有统一的模式,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家访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实效。学生个体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并非短期形成的,往往多个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例如,一个家庭贫困学生可能会表现出自卑、厌学、缺乏交际能力、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引导学生正视家庭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家访中,选择的受访对象往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居多,他们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学历上存在差距,在家访中如何更好的和他们沟通交流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辅导员还需要注意收集以下信息:查阅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的构成,包括家庭成员情况、父母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情况等;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性格特点以及对学生的期望程度;了解并尊重受访地区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避免言语冒昧的地方;交谈中尽量用口语代替官方、政策性的语言,拉近彼此的沟通距离。

(三)合理安排谈话内容,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家访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改变他们对于“家访”就是向家长“告状”这一传统认识,使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关心、帮助、教育、引导学生的有效方式。通常,家访谈话的内容大体包含如下四个方面:介绍家访活动开展的背景,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专注培养方案、奖助政策、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解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疑惑;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状况、个人习惯,倾听家长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通过三方“面对面”的沟通达成共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

(一)家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是辅导员接受再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访体现了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然而一次简单的家访不可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家访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通过家访,使辅导员掌握了学生发展的手资料,理解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艰辛,这必将增强他们今后工作的针对性和包容性。

(二)充分依托网络通讯工具,构建多渠道的家访模式

(三)以全员育人思想为指导,拓宽家访工作的参与面

长期以来,生的教育管理就应该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从而忽视了专职教师和社会团体在育人环节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员育人”的理念下,笔者认为除了专职学生干部外,积极吸纳高校“两课”教师、心理学教师、学生专注课教师、与学生事务密切相关的机关科(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后勤集团)也应该加入到家访队伍中来。再者,对于需要帮扶的贫困学生,以家访工作为契机,联合社区、等基组织的力量,深入困难家庭了解情况、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N] 人民日报。 .

第3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精细化管理;高校辅导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青年社会化过程的延长,以及生生活背景、思想状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当今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必须秉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去管理和服务学生。细化学生档案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我们将从细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档案归类和建档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立学生档案的必要性

现在生思想状况的多元化,其出现的各种心理、突发事件等问题如果不能被辅导员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情节严重时甚至酿成恶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教育管理,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全覆盖,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怎样做到既能服务学生又能对突发事件防范于未然,这就要求辅导员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等,并对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以便及时研究和预测,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帮助。因此细化档案管理应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档案的细化分类

常规的学生档案只限于学生的生源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毕业学校和联系方式等,我们认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辅导员应该进一步细化学生档案,并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档案进行更新。我们将学生档案分为以下四类:

(1)常规档案。普通学生的常规档案应包括学生生源信息、家庭住址、家庭及个人联系方式和学生的住宿情况等,这些档案是辅导员必须掌握的,对学生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违纪学生档案。每个学校都会有部分叛逆的学生,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及教学持有不屑的态度,而且这部分学生平时会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定,这部分学生应成为辅导员关注的重点。对于违纪的学生应单独建立违纪学生档案,内容应包括:违纪的时间,违纪事因,违纪次数,违纪谈话记录,学生保证书以及违纪谈话后的表现等,对于多次违纪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将与家长沟通的结果记录在违纪学生档案中。

(3)贫困学生档案。贫困生是学校资助的重点,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不同的资助以帮助其完成学业,因此辅导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档案。贫困生档案应包括每个贫困生的具体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对自身情况的态度等,并应该对每个贫困生跟进,以便及时掌握家庭突变及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做到及时的辅导,并为其争取相应的资助机会。

(4)问题学生档案。问题学生是细化学生档案里更重要的一部分,是辅导员关注的重点。问题学生可以分为失恋引起的问题学生,家庭生长环境引起的问题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学生等,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对新生做一些心理方面的测试,对于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类筛选,针对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做分批次的谈话,并将谈话内容记录于学生档案,并及时跟进更新。问题学生是学生管理的中心,做好问题学生的档案管理,对于及时掌握并防范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细化学生档案的过程

建立档案很重要,但是建立档案的过程更重要。多渠道了解学生信息,是档案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好学生心灵面的精细化教育,即以人为本,真情教育,让辅导员走入学生心中,发挥辅导员独有的“亦师亦友”的优势,真正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肯主动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同辅导员进行交流,在遇到困难和疑惑时才能主动想到寻求兼职辅导员的帮助,而不是将辅导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被动地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班会制度。辅导员基本上每周都要深入班级,参加一个班级的心理班会,在这个班会上与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聊天,了解学生们的困惑,并为他们解惑,回来做好记录。

(2)深入宿舍调研。宿舍是一个小集体,通过深入宿舍,辅导员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更真实的生活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他们的个人用品,悉知他们的兴趣爱好。

(4)个别谈话。对于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辅导员应与其单独聊天,聊天的时间和地点都会预先计划好,为的是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同时也达到交流的效果。

(5)家访。与家长坦诚的谈论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仔细的了解其在入学前的表现,同时做好记录,并与家长探讨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极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6)班交流制度,我们辅导员一般会定期的与每个班的班见面交流,了解他们对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管理的想法和意见,共同商量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每个学校的必备科,心理专注的老师会通过约谈或者网上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沟通。辅导员老师应与各位心理导师定时联系,加强沟通,相互交流记录材料,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档案。

(8)做好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与任课老师定时交流,了解学生们在课堂和实验的学习情况,做记录,然后与任课老师协商办法,共同做好学生的上课、学习工作。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精细化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全覆盖,不留死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档案精细化的多面和繁琐的过程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致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它必将对我们辅导员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剑 王林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国内石油学报 2012(3)

[2]张怡浅 谈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 国内科教创新导刊 2009(08)

第4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 家长 家庭教育 联系制度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著名专家陶西平先生指出:“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有益补充,辅导员与家长的交流可以使很多难处理的学生问题得以解决,然而,毕竟生不同于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遇到很多不同于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 辅导员与家长联系的时机把握

辅导员主要侧重联系“问题学生”的家长。这里说的问题学生主要是指以下两类:一种是在学习和其他方面表现差的学生,态度不端正、与人关系紧张,违反校规校纪等。另一种是自卑感强烈、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在认识价值上偏离、心理异常甚至扭曲等。适时的与家长建立联系,有利于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措施和解决方案,各有专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辅导员与家长联系的时机选择大致如下:

1.1 期末考试结束或新学期期初

每学期结束或新学期初,在各科成绩出来之后,辅导员要和挂科两门以上的同学进行一次谈话,对于个别问题严重或者挂科达三门以上的同学,辅导员要积极联系家长。一方面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通报,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家表现以及在中学时代情况等,与家长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帮助“问题学生”转变态度、排除障碍。

各学期期中,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有必要对所带学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于每一个“问题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及时联系“问题学生”家长。使学生家长与辅导员一起督促学生学习,促使学生转变不良行为习惯。

1.3 个别特情适时联系

2 辅导员与家长联系时的注意问题及沟通技巧

问题学生尤其是已经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在和家长前期沟通时存在很多问题,说轻了不疼不痒,得不到家长足够的重视和及时干预;说重了,认为小题大做。学生家长由于教育观念等等的差异,对很多问题重视程度偏低。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辅导员在与家长联系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隐瞒。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准确的说明。对于个别需要约请来校的家长,要尽快约请,及时处理,同时要安抚住问题学生。

鉴于问题学生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与家长联系的方法。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辅导员直接与家长联系,并将家长请到学校。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前期渗透,辅导员再与家长联系,督促家长来校。

家长到校后,要坚持“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谈话和“老师、家长”双方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见面,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一起商议解决方案,学生参与其中,利于达成共识,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特情生,一些信息不便告知学生,需要避开学生。进行老师、家长的双方谈话,辅导员可以开诚布公的与家长谈话,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注意事项予以说明,共同商议并让家长配合予以执行。

3 如何构建、创新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与方式

3.1 新生家长见面会

新生家长见面会的召开,对新生家长全面了解学校,深入了解生活和学习规律以及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转变一个观念,即一进万事休;关注两个方面,即关注孩子的健康,关注孩子的学业”等方面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全面阐述。

在新生入学报到的天,辅导员老师需对每个新生进行详细信息登记,采集学生家庭住址、邮编、父母姓名、父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构建学生基础信息库,方便日后与家长的联系。

每学期末各科考试成绩出来后,将学生所在班级学习成绩单邮寄到学生家里。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成绩情况,并适时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3.3 辅导员家访或邀请家长来校

在校生一般都远离家庭,跨跨省到异地求学,学校、家庭之间距离较远,实地互访的操作难度较大,但高校还是应当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开展个别家访,或邀请家长来校,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实行家校合作。

3.4 电信网络通讯

参考文献:

[1]王广要,吴建国。高校推行家长联系制度的实践与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8)。

第5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档案;家校联合;人才成长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生成才教育的一部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下面就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点滴经验做一些交流。

一、提高心理教师

二、开设心理活动课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系统地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同龄的学生面对同样的学习环境,在同样的学习任务下,他们往往产生类似的心理困惑。班级集体辅导既营造了一个引起共鸣的环境,又兼顾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需求,服务了广大同学,事半而功倍。例如,针对高一新生刚进入新环境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心理辅导课就主要进行适应性辅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校,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适应新的同学与老师;高二学生主要进行交友辅导,包括同性之间与异性之间;高三主要进行考试辅导,每年高考前夕或举办班级集体辅导,或举行大型讲座辅导。

三、建立心理档案

2004年,我们投资引进一套由心理专家郝若平教授开发的学生心理测评系统软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在应用方面,我们要求班与心理老师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档案内容只能作为参考,不根据测评结果随便给学生贴标签。

四、个别辅导

五、家校联合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功能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弱化,教育变成了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尤其在中小学中表现更为突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每年举行的全校学生家长会上,心理教师都要做专题报告,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了解父母角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及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家长专题心理辅导,比如太原师范学院教授郝若平来学校给家长做了题为“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向”讲座,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六、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

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非常重视理论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专注型向专家型发展,2004年6月,组织申报山西省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生学习潜能开发与情绪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结果发现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受情绪的影响较大,高三年级较小。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摆脱情绪的影响,相对来说他们更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的职责,更注重与学习相关的一些具体策略。该课题2010年经专家鉴定研究成果已达省内水平,是省内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高中学校。

七、成立心理学会

八、开设健康专栏

校园心理环境指一切影响校园师生现实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校园心理环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健康和教学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彰显校园心理环境的功能,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提高学生个体和学校整体的心理水平。

九、启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系统”

第6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一、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也是美国目前十分广泛的一种教育模式[2]。该模式认为教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教育场所。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得到及时疏导,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等,让学生拥有一个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

2、建立心理辅导

定期检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本着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检测,对检测出心理健康指数比较低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工作针对性,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4]。

3、学校-家庭模式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是学校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主导取向[5]。这个模式要求学校和家庭都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帮助建立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在国外,社区负责对全体社区成员进行心理培训,并陪同心理健康全职服务人员深入学校和进行家访,他们是开展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举行家长座谈会,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主题的家长培训学习活动等。

家庭环境和父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携手父母,家校共建,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如学校可以联合村民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输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又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一个文明、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其中,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 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流程中,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目前更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不多见[6]。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日益重视, 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 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 从而导致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匮乏。因此, 关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4、学校-社会模式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基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营造社会的良好心理环境。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的人际交往不断增多,对社会各方面的接触也越来越广泛。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时刻侵蚀着学生纯洁的心灵,学校应当配合地方政策、公安、工商行政部门,彻底清理学校周边的非法摊点、商铺、网吧、游戏厅等,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使之服务于学校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仍将是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国内特殊教育,2009、(10)。

[2]吕婧。从宏观到微观: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德育心理,2012、(10)。

[3]郑晓边。学校心理辅导应三级预防 提高实效[J]。国内社会科学报,2011、(8)。

[4]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国内特殊教育,2006、(3)。

[5]潘珊红。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2007、

第7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心理教育策略是指为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心理辅导的方案的集合。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

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北京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对一年级新生及相关家长、老师进行相关调查访谈,发现近34%的学生存在入学的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在学习方面,主要问题是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注意力的发展方面表现更差一些。在生活自理方面,目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有待提高。在时间观念方面,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由此可见,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跟踪观察及教师、家长报告显示,这些学生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并不被老师和家长所重视,大部分教师对一年级新生期望水平过高,容易忽略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孩子提出过高、过严要求,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缺乏较好的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工作方法。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就是要求过高、责备过多,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对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缺乏教育理论、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会正确引导。可见,教师、家长的种种不适应也造成了一年级新生的不适应。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为促进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东交民巷小学成立新生入学适应活动实施小组,由德育任组长,各新生班级的班任成员。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以促进新生良好适应为核心,同时结合学校生源的特点,综合心理学理论和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策略

基于小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集体生活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学习制度维度四个维度设计团体辅导方案。集体生活维度是指对学校、班级集体观念的认识,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学生能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消除胆怯、疑惑的心理,增强集体意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集体做有意义的事情。情绪情感维度是指对新环境的心理接受态度,包含如何对待学校里的人和事,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一年级新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学,在学校能够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在学校能够以友好的态度与教师、同学进行交往。人际交往维度是指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时积极融入的状态,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能够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积极认识、结交新的伙伴,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自己能够解决与他人发生的矛盾,主动帮助同学。学习制度维度是指一年级新生能够适应小学的课堂常规活动,包括培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懂得如何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觉进行学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注意力集中。

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前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并且在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维度方面前后测也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经过团体辅导后,小学生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2、家庭教育策略

开学前一周及入学一个月后,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工作坊等方式,对新生家长进行辅导,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上的载荷更高,分别为0.74和0.75、也就说明这两个维度对于新生的适应是很重要的。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的培养都与家庭、家长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策略中,家长的因素不可忽略。

在家长方面,东交民巷小学主要进行的辅导策略为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以及家校合作等。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统一组织了针对家长的关于新生入学适应应注意事项的讲座,主题为培养良好习惯――迈好入学步,内容主要涉及应该培养哪些好习惯、如何培养,以及家长如何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常犯的错误等,并让家长填写了针对儿童行为的评估问卷。一段时间的辅导结束后,学校会组织入学适应不良学生家长的家长沙龙,一起商讨更好的适应策略。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家校合作,家长有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而班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家长的心理教育策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是Rutter儿童行为家长问卷结果显示,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儿童不良行为及不适应性表现逐渐减少。另外,家长给予的主观评价也表明了一系列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果。

3、教师辅导策略

新生入学前,组织实验组班学习团体辅导方案,保证其已掌握活动设计方案,并了解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特点。针对团体辅导结束后仍然表现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班接受培训后及时关注本班适应不良的学生,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4、沙盘游戏辅导策略

1、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培养

经许多调查研究证实,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处于不高的状态。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存在如下两种错误认识。其一,认为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不用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也能自行消除。诚然,从理论上讲,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其学习适应性也有一个自然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但事实上,在现时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累积速度远远超过其学习适应性自然提高的速度,越往后拖,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情节会越严重。其二,认为学习适应性培养只需要在起始年级进行,其他年级不用培养。教育实践表明,当年幼的孩子刚刚步入学校,难免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在起始年级抓学习适应性培养当然很有必要。但是,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因此,除了在小学低年级应注意学习适应性的培养之外,还要在高年级抓好学习适应性的“防滑”教育和中学学习适应性的“衔接”教育。

2、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应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第8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一、文化视野的家庭教育

台湾嘉义辅导与谘商学系副教授廖永静首先以“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家庭教育”为题,了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他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要以平等的地位与其他个体、族群或传统和平相处,重视每个个体的文化处境,让他/她的生活变得特别、不同。家庭教育在操作时,深入意识的核心能够清除文化的样式,回归每个人的内在。

台湾南投县家庭教育中心专员陈丽文博士认为,需要重视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探究。她采用叙事分析的方法,探究台湾不同族群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教学叙事,发现了“阅读、对话与游戏”家庭教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华东师范黄河清教授在论文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中指出,美国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国内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注委员会理事姚鸿昌以“家道文化与人生成功”为题,了国内传统家道文化给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建设和个人为人处世的启发,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

二、多元文化与社会融合

东北师范教育学部教授、国内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注委员会秘书长赵刚认为,全社会都应关注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都是城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扶。他提出了“创建民工子弟家长学校”等多条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涂敏霞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对外来工子女的学习、生活以及越轨、失范行为都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亦成为影响外来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重要因素。她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和谐社会,政策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外来工小孩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减少区隔与歧视。

广州盲人学校教师陈玉贇在“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有影响,其中初中学历为更好;视障男生比女生更易受到父母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和否认;父亲学历越低给孩子的情感温暖越小,惩罚越少,干涉越少;母亲学历越低,对孩子的过度干涉越严重;视障儿童比普通儿童得到父母情感温暖关爱理解少,受到父亲惩罚、严厉的话语或批评、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多。

三、多元文化与亲子关系

台湾长庚科技副教授林本乔报告了“国小学童的依附关系、知觉父母子职实践与祖孙关系”的研究结果。他发现,家庭结构会影响小学生的依附关系,因而为人父母者应尽力维持家庭结构的完整,善尽教养之职责,使小学生童得以建立正向的依附关系。为此,父母要扮演中介角色为祖孙关系搭起桥梁;有关机构开设亲职讲座应能配合隔代教养家庭的需求;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并未与祖父母同住,因而开设祖孙课程或活动,带领他们了解祖父母,并从中去学习关怀与付出是有其必要性的。

祖辈的教养问题也引起了大陆学者的关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孔屏教授探讨了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发现受教育水平高且身体健康状况好的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水平更高;祖父母养育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及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接纳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接纳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拒绝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四、多元文化与家教实务

成长教育发展集团董事长李京光结合多年来做企业教练、管理者私人教练和家长教练的体验,了“亲职教育之教练型家长培训”的观点和做法,建议培训中关注“孩子家长”这一身份,并以孩子家长的职责、职份(亲职)为重点和关注焦点,去探讨、研究并实践教练型家长的培养与成长。

上海小矮人之家总干事林志敏,则从全人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家庭教育“全人”视野原理,了家庭教育实务工作及其精彩个案。

台湾嘉义辅导与谘商学系曾迎新副教授,介绍对早年自主堕胎的三位中年妇女辅导的实务工作和研究。他使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三位中年妇女受早年自主堕胎影响者的生命经验,进行跨个案共通主题的讨论,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建议。独特实务工作和研究视角及建议,对有堕胎经历的当事人、家庭教育服务的实务工作者以及后续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

五、研讨议题广泛而多元

两岸共同的文化渊源给两岸家庭教育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两岸家庭教育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次研讨会主题的议题广泛,较好体现了研讨主题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多元文化”。在上述四个主题外,与会者对家庭教育的其他问题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如中学生家庭功能与同伴交往中分担意愿的关系、班级读书治疗与预防校园霸凌、家长义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及研究、青春期家庭性教育、参与式培训模式在家长学校中的应用等。这些议题涵盖了家庭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儿童早期教育等许多方面,使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呈现出多元的特点。

第9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不少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情感关爱。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性格上养成了孤僻、不自信、自卑、闭锁、不爱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对父母满腹怨恨,由此产生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二是缺少行为管教。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其祖辈进行隔代监护管理,溺爱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留守儿童产生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许多人任性放纵、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儿童甚至喝酒、抽烟、打架斗殴;三是缺少学习辅导。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于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再加上他们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出现厌学情绪的人数较多;四是缺少维权救助。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制度法规尚不健全,使留守儿童的一些正当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尤其是日常的行为缺少管教,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二、乡镇学校和社区管理留守儿童的策略

1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整合学校社区管理力量

要发挥乡镇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作用,就必须在社区和乡镇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和社区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目前监护人的情况和实施监护行为的落实情况等。只有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老师、社区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才能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由于留守儿童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大量时间是在家庭或社区度过,因此,需要把学校和社区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庭或监护人的联系,建立定期三方交流制度。交流留守儿童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表现情况,以及对留守儿童在管理教育中的好方法与经验,特别是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的方法,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建立教育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管理监护责任

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这样就能使管理工作制度化,避免出现时松时紧或是无人抓落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问题比较多的留守儿童,学校和社区要建立“一帮一”、“结对子”等管理制度,以确保“问题儿童”的教育管理和监护得到有效落实;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需要明确学校、社区和监护人的管理与监护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一些没有能力进行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家庭,学校要积极与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协商,与社区干部共同签订和落实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协助学校进行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空档期;一些留守儿童不愿上学,自已辍学,或是家庭困难生无法完成学业,对此,学校要积极与家庭、社区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辍学儿童的返学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定期开展亲情关爱活动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方案策划书”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打造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方案策划(帮你提升亲子关系,构建幸福家庭)

打造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方案策划(帮你提升亲子关系,构建幸福家庭)

1

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

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活动方案

“亲子沟通,从心开始”——亲子关系心理讲座

一、活动目的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它延续着三代人的希望和传统。

家长常常捉

摸不透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脾气从何而来?”“到底我的孩子在想些什

么?”“为什么我们的对话越来越少?”······

在讲座中,

讲师与大家如何理解孩子的想法,

教会家长作出正确的回应,

进而建立更好的沟通模式,使亲子间互信互爱。

二、主办单位

库伦

三、活动时间

12

上午:

9

00

10

00

4

、活动地点

乌珠穆沁社区

五、活动对象

家长及孩子

(10

岁左右)

六、参加人数

20-30

七、前期准备

1

、活动宣传

在各社区张贴亲子教育宣传海报

2

、登记及统计报名人数

3

、会场布置

在乌珠穆沁社区张贴亲子教育培训横幅

4

、其他细节

项目

数量

在开展一项活动之前,我们通常需要写一份策划书,做好详细的计划,这样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亲子活动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那么如何设计亲子活动的方案呢?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1

亲子活动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孩子们跟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放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度的一种活动。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往往被爸爸妈妈所忽视。这对于密切亲子关系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家长进一步学习亲子游戏的方式、方法,我决定开展亲子运动会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回忆。活动主题: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

活动时间:

活动场地:商业中心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和家长的游戏,增进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2、让孩子们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3、通过活动来宣传知名度

活动准备:

1、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招募参加活动的家庭

做活动宣传海报、宣传册,可在各个小区发宣传单等,在设立报名点;

2、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

4、设置奖品

可以自行购置奖品或是赞助商消费劵、消费劵等。人员分工:

总负责:

具体负责:

具体实施: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主要流程

一、1、主持人致欢迎词:

1)在活动中请注意看好您的孩子,以免发生事故。

2)在活动中请遵守游戏规则。

3)在游戏中请勿拥挤,应相互谦让。

4)每个参加活动的家庭都会有精美的小礼品,在游戏中表现优异的孩子能够获得特别礼品。

二、介绍游戏名称:

游戏开始:

活动1

运球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乒乓球、乒乓球板和瓶盖、计时器

游戏玩法: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家长手持乒乓球拍,托球跑到孩子处将乒乓球放在孩子的瓶盖上,孩子手托瓶盖将球运到终点,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活动2

带你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者准备:报纸

游戏方法:家长把两张报纸依次铺在地上,让幼儿从报纸上走到对面。以计时的方法评比,先跑完的队伍为胜。

活动3

运球跑(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游戏方法:家长好孩子面对面或背对背,把一个球夹在中间,合作把球运到指定对地点,更先运到的家庭获胜。在运球的过程中,手不许碰到球。途中如球掉下或破碎,则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活动4

踩气球(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材料准备:气球、绑绳

游 戏方法:在一个5平方米的区域内用脚踩破他人脚上绑的气球,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家长分别脚上绑3个气球,每个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脚,否则 视为违规,取消继续比赛的资格。在比赛时间内踩别人的气球,并躲开别人不让踩破自己脚上的气球,剩下多的2个小朋友获得奖励。

三、抽奖活动

在设立一个填写抽奖区域在活动开始时结束填写。每个活动结束后由活动胜利家庭抽取幸运观众,并发奖品。

四、为孩子和家长颁奖:

对各家庭活动进行评价,由活动主办方为获奖的孩子和家长搬出相应的奖励。可引导孩子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如:

1、今天你快乐吗?为什么?

2、你觉得你和家长今天表现怎么样?

3、下次你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由于活动全程都要摄影师的跟踪,每个家庭所付出的汗水都记录在我们的摄影和录像中,我们会送每个家庭一张甜美的全家福照片以及精美小礼品。

六、活动应急措施:

1、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应及时整改。

2、做好活动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定好。照顾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动时的安全。

3、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游戏活动强度应适中,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关注。

4、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安全,比赛第二。

5、随时供应孩子饮水,在活动过程中,安排孩子适当休息。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时间

20年__月__日。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

三、活动流程

1、小朋友集体唱歌我的好妈妈送给自己的妈妈。

2、亲子唱歌pk大赛

本活动的目的: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让孩子体验一下和妈妈一起完成任务,宝宝和妈妈一起出谋划策准备节目。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够锻炼孩子的胆量。

3、妈妈/宝宝在哪里

把全班的妈妈和宝宝分成两组。

组:蒙住组妈妈们的眼睛,然后请妈妈们摸组宝宝们的脸,猜猜哪个宝宝是自己的宝宝。

第二组:蒙住第二组宝宝的脸,请第二组的妈妈站好,老师介绍妈妈穿的衣服颜色和某些特征让宝宝猜谁是自己的妈妈,如果宝宝没有猜出来,就请妈妈说一句话让宝宝来猜谁是自己的妈妈。

本活动目的:增进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了解,通过某些特征来记住自己的妈妈(宝宝),用蒙眼睛的形式进行活动,让孩子们更能体验到妈妈的好,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

4、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请妈妈们在老师准备好的心型纸上写出对宝宝的心愿,装饰在本班教墙上的大树上,作为“心愿树”,然后请宝宝送给妈妈自己亲手准备的“小小礼物”。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3

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加强家园合作,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体验自信快乐的情感。我园将举办2011年“我健康、我快乐、我参与“冬季亲子趣味运动会,具体事项如下:

时间:20年12月3日上午(如下雨改期另行通知)

地点:明桂圆大门前坪

主题:我健康、我快乐、我参与

一、开幕式程序

1、运动员入场。各班运动员身穿园服,手举彩旗或花环,排成两纵队依次入场,入场顺序为葡萄班、蜜桃班、菠萝班、芒果班,入场口自定(锻炼身体、身体健康!友谊、比赛第二!我健康、我快乐、我参与!……)

2、奏国歌,升国旗。

3、家长代表讲话。

4、运动员代表讲话。

5、园长致辞,宣布运动会开幕。

6、运动员退场。

二、比赛程序

地点:明桂圆大门前坪

1、幼儿项目捞汤圆(芒果班)

2、幼儿项目乌龟爬(蜜桃、菠萝班)

3、幼儿项目铺(蜜桃、菠萝班)

4、幼儿项目滚轮胎(葡萄班)

5、亲子项目种豆捡豆(芒果班)

6、亲子项目抬花轿(蜜桃、菠萝班)

7、亲子项目快乐小青蛙(蜜桃、菠萝班)

8、亲子项目引(葡萄班)

9、幼儿合作项目拖小猪(芒果班)

10、幼儿合作项目运球(蜜桃、菠萝班)

11、幼儿合作项目螃蟹运球(葡萄班)

12、家长合作项目毛毛虫(芒果班)

14、家长合作项目接力赛(葡萄班)

三、比赛方法

1、以托、小、大年龄班为单位,各班组织幼儿、家长报名参加,比赛中先进行预赛,在预赛中产生决赛选手再进行决赛。

2、决赛每项取前三名,获得冠、亚、季军的选手都有一块奖牌、一张奖状、一份奖品,未获奖运动员都有一份纪念品。

四、注意事项

1、各班老师要配合裁判维持赛场次序,管理班级纪律;提醒家长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赛场自由走动或奔跑,注意安全。

2、参赛的幼儿和家长要按时到位,迟到者为自动放弃比赛;选手要遵守比赛规则,听从裁判的指挥,服从裁判裁定(包括老师和家长)。

3、幼儿合作项目及家长合作项目的人数根据各年龄班的要求自定。

4、保持运动场地的卫生,爱护公共设施。

五、人员安排

开幕式主持:谢丽君

幼儿项目比赛:谢丽君

亲子项目比赛:王丽娜

幼儿合作项目比赛:虢芷妍

家长合作项目比赛:周乐

裁判员:8位家长(名单附后)

联络员:马小凤和4位家长(名单附后)

音响:彭海飞

横幅及颁奖台:李玉娇

照相:陈徽旭

奖品的采买:李玉娇、马小凤

道具摆放:各班老师

维持次序:各班保育老师和4家长成员(名单附后)

饮水:李红兰

巡视:李玉娇

发奖:罗宇翔

发奖地点:明桂圆大门口领奖台。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精心设计的亲子活动,指导和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指导和帮助家长重视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积极进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实践,做到:真正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

2、创设环境,通过孩子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学会与他人协作,使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感受成长中的快乐。

3、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进亲情。

活动主题我在快乐中成长。

指导对象二年级(2)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

活动内容与说明

1、我更棒(说明:孩子进行穿衣服、整理书包比赛。此项为必选项目,10人为一个小组,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前5名为优胜者,得分100分。后5名得分50分。)

2、过河(说明:家长和孩子参加,家长和孩子在呼啦圈内向前跳,两组同时进行,先到目的地者为胜得分100分,第二名得分为50分。)

3、同心协力(说明: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家长蒙着眼睛背小孩走向讲台,由小孩拿毽子,再返回原处。两组同时进行。快、准者为胜,得分100分。否则得50分。)

4、我做你猜(说明:小孩根据屏幕的提示做动作,家长猜相应的字或者词(家长背向屏幕),共猜两个,每猜对一个得50分。满分100分。)

5、小作坊:学生与家长合作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出有特色的小制作。(此项是必选项目,不评分。)

活动准备

1、丰富生活经验。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你们平常在家里是自己穿衣服吗?你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吗?你是怎样做的?

2、带学生参观中高年级的体育课,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知道通过合作,小组才能获得游戏的胜利。

3、积累表示

人物动作、表情或动物名称的词语,并且请家长指导动作演示。

4、丰富游戏材料。

a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如:饮料瓶、蛋糕盒、衬衫盒、旧挂历、彩色塑料袋等。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小制作。

b老师准备呼啦圈、毽子以及活动的课件等。

5、布置活动环境。将教打扮成乐园,与当前的主题活动互动,使快乐成为教里活动的风景线。

活动过程:

一、明确游戏内容及规则,家长与孩子选择游戏

“我 更棒”和“小作坊”是每个同学都要参加的活动,在另外三个活动中再选一个;在“过河”和“同心协力”这两个活动中,你们将会和自己的家长共同努力达到目 标,享受到合作的乐趣;“我做你猜”这个活动可以充分展示你的才华,也能看出你和父母的默契。现在你想参加哪个游戏?为什么?

二、我更棒

师:当你的朋友进行“穿衣服、整理书包”比赛时,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生:我要为他们加油。

我会他们成功的喜悦……

师:如果在比赛中没有获得胜利,那怎么办?

生:我会鼓励他不要气馁,以后多加练习……

结束语:孩子自立自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独立的品质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任务。

三、过河、同心协力

师:你们知道要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吗?

由家长指导学生具体做法,达成共识。(合作、同心协力)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一起来玩轮比赛。谁愿意?

轮:组(语文老师和学生甲)对第二组(数学老师和学生乙)

第二轮始由学生与家长参加。

老师变换角色,采访学生:你刚才做游戏时心情怎样?有的学生说紧张,有的说开心,也有的说不管是否胜利都很开心,因为是父母一起参加的,共同努力了,虽败犹荣。

活动结束:家长与学生交流感受。

师:请问小朋友,当你在活动过程中,你和父母的意见不同或者你们的行进速度不一样时,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家长可以做适当的指导。)

四、我做你猜

请小朋友到这里来展示你的表演天分,用你丰富的表情和恰当的动作来告诉大家:瞧,我多聪明!

(从前两个稍大运动量的活动过度到这项只需呆在原地就可完成的节目,既让大家的身体得舒缓,又可调节激动的情绪。而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如:当屏幕显示“大象”时,表演的学生学着大象的样子勾着“长鼻子”不停地摇摆,那逗人样儿让看的人都忍俊不禁。)

家长谈感受:孩子对字词的感受能力很强,能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示,说明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平常喜怒哀乐形于色,我们应当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各种情感,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五、小作坊

你们做了些什么小制作?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困难?

(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小制作,小组的同学走到一起交流经验。霎时,活动场地成了“展览馆”:飞机模型、遥控汽车、火箭、轮船、机器人……作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作品之精巧让你不得不佩服小孩子的创造力。更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演示、解说。)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1)今天,你们快乐吗?为什么?

(2)你觉得你的同学、你的父母今天表现怎样?

(3)下次你想玩什么游戏?为什么?

亲子心理活动策划方案5

为了激发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和亲子创作的快乐,培养孩子“从小讲文明,快乐成长”的意识,传递共建“创建文明城”的理念,结合我区亲子共读的特色课堂,制定“文明家园快乐成长”活动方案。具体如下:

一、活动时间

__月__日(周日),上午9:00、

二、签到时间

上午8:30、

三、活动地点

宫红领巾。

四、活动对象

子班的亲子、协会会员亲子共40对,后勤志愿者20人。

亲子报名方式:请编辑短信“小孩姓名+家长姓名+手机”至手机,码__;

后勤志愿者报名:请登陆志愿时。

协助领队:、。

绘画主题:“文明家园快乐成长”。

本次活动,以下文具由亲子自备:

1、油画棒、水彩笔、水粉。

2、剪刀、胶棒。

3、硬卡纸、海绵纸、皱纹纸、及时贴。

4、一次性纸杯、勺子、盘子、纸碗、泡面桶、瓶盖、瓶子、酸奶盒等。

五、活动细则

1、参赛画纸规格:30__50白纸(一张报纸大小),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须贴上参赛卡(便条写上亲子姓名、年龄);

2、参赛作品由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蜡笔、粘贴、拓印、剪纸等;

3、亲子需以“勤俭节约,变废为宝”为主;

4、进入活动场地家长把手机调为静音,不随意走动,以免影响亲子绘画;

5、作品要在六十分钟内完成。

温馨

1、亲子们要带上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及时为孩子补充体力;

2、本次活动在外,请做好防晒准备;

3、安全,如遇暴风雨天气,活动将改期,具体请留意信息;

亲子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1

亲子关系生辅导员师生关系童年是孩子塑造人格,健全身心的黄金时期。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与个人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将让孩子受益一生。则是学生由未成年人过渡到成年人,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辅导员是生进入这个人生新阶段后的位老师,同时也是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的对象之一,对学生生涯的指导和职业发展上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除了作用上的相似性,家长对孩子所承担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存在相似性,他们都肩负着既要管理又要教育的双重任务。本文将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来分析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人的一生有4个重要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更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一个人若想拥有和谐的人生,那么这4个关系都需要做到和谐。但是,亲密关系是关。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更初建立的亲密关系,是人格形成的基石,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乃至生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若能与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通过做自己,从而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更大程度的成长,将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内心,也有利于他与外在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充满冲突,那么孩子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也会存在冲突。

众所周知,国内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中更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溺爱。溺爱表面上是对孩子的重视与关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真实感受的视而不见,也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的权利。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决定的人,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也不会勇于追求,这种培育显然是失败的。

另一个容易步入的误区就是管教上“动用权力”。国内有句俗话叫做“不打不成才”,这充分显示出国内上一辈家长在子女管制教面的权力意识。他们认为,在家里父母作为成年人,他们就是权威,他们说的话,制定的规则,子女必须听从遵守,甚至通过暴力来树立威信。然而,在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中,家长只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建议和命令孩子的行为和选择,或者直接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模式,不利于今后平等地建立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的特点

初入的新生对于什么是,学什么,怎么学等基本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即便通过影视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渠道有所听闻,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上,他们就如同新生的婴儿,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有着十足的好奇,在这个探索与适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与观念,将影响学生对整个阶段的选择,而阶段的行为养成又将对其毕业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个孩子的家长,要通过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全面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独立学院是21世纪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主体,作为处于探索阶段的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评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稳定办学、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取得办学成果是校方更为重视的环节,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以此为依照。所以,独立学院辅导员与学生的存在着教育、管理、服务三重关系,这三者的比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比例,否则师生关系就会出现失衡与异化,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

正如亲子关系中家长更需要避免出现的问题就是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以粗暴的方式控制孩子的自由,那么对于生而言,不论他本身的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如何,他首先需要的是靠自己去感知,如果被动地被剥夺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不会认为是自己在上,也不会去探究自己上的意义和目的,那么辅导员、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就成为了单方面的教导与教授,而不是双方互动的教学关系。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初进校起,辅导员就应树立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的意识,避免保姆式的服务,否则学生就如同被溺爱的孩子,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责任感。

第二,要通过摔打教育与信任教育,教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非因为害怕学生无法胜任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始终采用帮带的方式扶着学生走过四年,这对于处于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危害等同于在童年阶段被父母娇惯的孩子,面对毕业后更多的困难和危机,他们将无所适从。

第四,作为学校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强化辅导员作为教师的教育职能,减少不必要的后勤服务工作,为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亲和力;辅导员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亲和力

亲和力的形成取决于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作为辅导员,更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发自内心的职业道德义务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要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待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接受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注重用一些人性化的理念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增强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能把更新观点、先进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辅导员所具备的品德、智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与认真负责等品质“折服”,而不是对拥有的某种权利“傲服”,树立自己良好的威信。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和蔼可亲,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用所产生的个人影响力来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所以,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

二、关爱加深亲和力

关爱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这说明了爱是相互的,你去真心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了学生,学生就会从情感上给以回报。这种回报是高尚的、真心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情况及成长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当学生体会到这种关爱时,就会大大缩短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就会乐意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唤起并坚定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乐观、更积极的态度和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的培养。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和困难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辅导员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们对学习和前途的信心。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做到爱在细微中,更要善于宽容和鼓励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更深深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是多么有意义。有了关爱,无形中加深了辅导员的亲和力。

三、语言沟通艺术充满亲和力

托尔斯泰曾说:“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在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头脑里回响起来。”托尔斯泰道出了语言沟通艺术的重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辅导员亲和力的重要标志,对开启学生心灵,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试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辅导员的语言毫无章法,干瘪无趣,缺乏情感,学生必然会提不起兴趣来听,甚至觉得唠叨多事。语言交谈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语调应力求抑扬顿挫,节奏应讲究舒缓有致,态度应做到亲切自然,情感应力争真诚饱满。只有这样,才是充满魅力的交流沟通,它会像一块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并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平时用几句幽默的话就引得学生开怀大笑,交谈的双方不再拘束,紧张的气氛变得平和。试想一个咄咄逼人,沾沾自喜,盛气凌人,洋洋得意的辅导员又怎会有很好的亲和力呢?又如何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语言也是一种载体,是情感交流的载体,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传递情感,交流感情。语言交谈艺术是情感传递的桥梁,是散发亲和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四、微笑体现亲和力

无论是在私人场合还是在职业场合,微笑都是人际关系的一个结合点,它标志着兴趣,传达了关怀和关心。辅导员看到自己的学生和师生发生矛盾时,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这时如果能运用微笑策略,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它可以缓和矛盾,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特别是在找学生“兴师问罪”之时,如果此时你满脸怒色、杀气腾腾,学生立刻就会提高戒心、顾虑重重,加重敌对情绪,使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其结果往往使矛盾激化,师生关系紧张,收不到教学的效果。但此时教师若能克制自己,努力在脸上呈现出一缕和善友好的微笑,就会使学生戒心冰释,顾虑解除,减轻敌意进而被感化。由于这时候辅导员面部的微笑对自己愤怒的心态产生了抑制和改变作用,因而就能使处于盛怒的大脑冷静下来,恢复理智,从而避免由于感情冲动而导致出现过激的言行,更终变唇枪舌剑为和风细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得以顺利解决,为顺利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由于国内的教育传统强调“师道尊严”,因此许多辅导员多喜欢板着面孔,不苟言笑,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事实上,过于严肃的辅导员即便得到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敬畏”,而非“敬爱”,完全失去了亲和力。辅导员应当依赖自己的学识,精妙的语言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应当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面容来缩短师生距离,融洽师生感情。因为你面对的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沟通。所以,老师的“微笑效应”是“愉快谈话”的基础,是体现亲和力的更好表现。本人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就注意运用好微笑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学生的睿智。当学生取得成功时,用微笑给他以鞭策和鼓励;当学生学习暂时遇到困难时,要用微笑激起他克服困难;当学生有时犯了错误,也用微笑给学生以理解和期待。把微笑带进宿舍、把微笑带进教、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微笑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平等提升亲和力

辅导员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将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要让大家都明白正确的道理,妥善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辅导员工作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是梳理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中间就存在一个相互理解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辅导员应采取平等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和力,这可以艺术性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平等态度,首先体现在不居高临下,体现在相互尊重,还体现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不强词夺理,不以势压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某些问题平等沟通,达成共识。否则,就会造成压而不服的局面,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新的问题,甚至激化矛盾。

平等态度,还体现在辅导员态度的与人为善,和颜悦色。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大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盛气凌人,疾言厉色,以大压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问题,制造新问题。即使对一些思想不正确,行为有不妥的同学,也应抱着一种善意和宽容的态度,细致耐心地做好思想说服教育工作。这种宽容产生的亲和力,在辅导员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凯。“亲和力”的作用及实施途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2009(7)。

[2]王祁。辅导员工作中亲和力的重要性[J]。教育园地,2009(7)。

[3]邱海锋。增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径选择[J]。沈阳建筑

学报,2009(10)。

[4]李云玲,李永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3

一、提升家长意识,重视教育宣传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早教”一词在我国社会大众中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早教工作,并且部分家长还会参加一些亲子教育辅导机构,希望通过学习现代专注的早教知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启蒙与培养。但是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在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那就是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早教中的重要性,盲目照搬书本上的早教经验,并且将早教内容主要放在了提升孩子的知识掌握程度上,使得0~3岁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早教辅导工作中,有关早教机构应改变原有被动的辅助模式,不仅要提供亲子园给一些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活动。同时,有关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对家长思想的修正与引导。首先,早教辅导机构应该积极与家长建立稳定的沟通关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指出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教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让家长对自身的不足产生认识。其次,早教辅导机构还应重视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家长对亲子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明白与幼儿进行互动的重要性,进而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教育中。

二、活动,引导家长参与

0~3岁的儿童一般还没有达到进入幼儿园的年龄,因此想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等应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就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而言,其形式有很多种,而通过研究证明,经常性地进行群体性亲子互动活动,更容易对幼儿心理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应积极为幼儿与家长创造出更多亲子互动的机会。通常早教辅导机构会建议父母双方在空闲的时候带领幼儿到辅导机构的亲子园去进行亲子活动,这样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家庭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性活动。

三、注重家校沟通,听取家长意见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我国早教辅导机构在对0~3岁儿童教育进行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家长的作用给予一定重视,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以此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4

:本文作者运用心理动力学的客体关系理论,通过对生群体的深度心理分析,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遇到的心理阻力,也指出了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育人困境。

本文从心理动力学视角指出了社会实践确实能够促进生的社会化,是生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育人方式,同时,也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起到想到教育影响力的“师生关系”。

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来理解实践育人,有助于深刻地洞察高校系统在面对改变时的强大无意识阻抗,指出培养合格的生需要系统的努力,需要我们的高校全体教师的真知灼见、勇气和行动力。

关键词:心理动力 集体无意识 客体关系 阻抗

教育,绝不是旨在培养没有灵魂的卓越。教育的本质在于创造一个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在其中发现真理并且付诸行动。而高等教育,其本质首先在于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使得他们自我了解,人格全面成长,善良并愿意用自己的学识将社会变得更美好。

如果高校中专注教师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传授,那么,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自我了解与全面发展就更加举足轻重。因为,生的社会实践,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缺乏镜子或者只有模糊的镜子,学生就难以从中了解真的自己。

一、心理动力学的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人及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作为当代精神分析之一的客体关系理论,特别强调一个人早年和他的主要养育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这种核心的客体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很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迁移到这个人的各种关系之中。其更为核心的理论构架是:早期孩童的经验会影响成人时期的功能;潜意识被视为引发动机的力量;强迫性重复现象,即人们无法克服地重复一些行为或人际的形态,以降低潜意识冲突所造成的焦虑;广泛出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移情现象。

二、从心理动力学视角看目前的生社会化

从客体关系的理论来看:当一个生进入高校后,他对学校会有一种潜意识的反应或回应,这种反应是他的强迫性重复经验,学生会自发地复制以前的经验。生会不可避免地以过去回应主要照顾者的方式来回应老师或辅导员,而如果老师或辅导员没有足够的觉察,就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反移情,用他们过去所熟悉的方式来回应他们。

如果辅导员在学生们的投射下无意识当中有了“我需要照顾好这个孩子的认同”,辅导员就会将自己在无意识当中定位成了学生的“家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辅导员象学生的保姆而不是老师。可见,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心理上很容易重复生和家长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在无意识面只是回应了生们的主要客体关系,这种重复的模式除了会强化学生原有的人际模式,继续原有的人格结构,难以对生人格发展起到积极帮助!

对于生客体关系在高校生活中的延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被生投射认同了的不仅有辅导员,其实还有整个高校系统。其结果是:教师越来越不能胜任学生心理上的父亲,无法将生与辅导员(心理上的母亲)分开,学生和辅导员的紧密就如同他们在家中与母亲的紧密。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父亲”是将孩子从母亲身边分开,是孩子能够离开母亲通往社会的桥梁;中的核心是教师,毫无疑问对学生的心理功能应当更加像父亲。更多的应当承担父亲的角色,是学生能够离开家庭通往社会的桥梁;所以,学生应当更少辅导员关爱的琐碎更多对教师的认同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

遗憾的是:辅导员对学生的过度紧密,高校教师对学生疏离恰恰是我们整个高校系统与学生无意识形成的共谋,重复了学生在原生家庭中的模式,这样的状况会使得生难以在心理上真正独立和成熟。

三、实践育人对生心理发展不可或缺

更困难的就是对系统危机的预见!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着不少潜伏的危险。如果整个系统忽略对学生的实践引导,忽略我们心理上和学生的无意识关联,不能有意识地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生,即便短期便于高校的管理工作,学生也在督促中完成学业,但是,我们培养的生如果始终未摆脱心理上的依赖,完成心理上的独立和担当,他们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未必具有足够的社会化能力和心理成熟度。

如果生只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从心理上必然会希望凡事由辅导员代劳更方便,当全系统都在无意识中回避困难,过于追求表面工作的效率时,辅导员工作重事务少谈心的不平衡,其本质是高校系统的方便法门。学生工作系统对此越是能够觉察,就越能清楚地知道目前高校系统本身对培养学生社会化的局限。

因为失去独立锻炼机会与无法在实践中成熟的生是不会真正具有长远竞争力的!高校系统对学生的过于保护,会极大地遏制学生对“缺失”的感受,无法在期间做好充分的独立应对生活的准备。

人类的本性都有趋乐避苦,人类精神的发展似乎又是与本能相悖的,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高校系统目前的安逸,是集体无意识的本能驱动,对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是相背离的。所以,生的社会实践是在是不可或缺的自我锻炼与成长机会!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当中,学生的社会角色,实际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等等都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社会实践对生来讲相当于一块心理上的独立空间,需要他们创造性地自我开垦,在团队合作中,在与现实的无缝对接中,在没有辅导员过多干预中独立完成,这是他们心理独立和成熟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他们的角色身份认同尤为重要,他们将拓展自己的学生身份,更多认同于自我的社会价值,社会实践对提升生应对显示焦虑的能力,提升生的心理成熟度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四、实践育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发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只有当生的内心被真正地关注与理解,他们的人格被真正地尊重,他们得到了平等的关系,能够独立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仍然被当作小孩子过度保护时,生曾经被深深压抑的主动性才会被重新激活。

高校的学生工作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行为面,而应当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觉察他们原有的客体关系模式,有意识地发现并去除被动依赖的客体关系模式,建立新的相互平等与尊重的成人对成人的客体关系。

被投射性认同的不仅有辅导员,还有整个高校系统!当然,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越是能够清晰和有意识,就越不会被陷入其中,不会过多地保护学生与替学生承担责任。但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高校系统仍然对现状不引起足够警觉,就会在无意识中束缚学生心理上的独立。

真正需要理解与即刻付诸行动的是:学生工作部门与辅导员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才能够将此关系无意识中向学生传递。只有辅导员被不当作“保姆”而当作老师,他们有行为的边界,有对教育理念的内在理解和认同,他们才会把学生真正地当作成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当中所有的师生关系都越来越是成人间的合作关系,而不是辅导员联合家长管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开始独立思考与行动,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可能真正清晰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和生涯规划,才可能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和真正的场竞争力。

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适应其实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也是生社会化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心理上帮助生更好地从当下出发与所有的老师辅导员都更有合作能力,从进入高校开始,生就不能简单服从老师,而需要更多的理解力与合作能力,这才更有利于他们将此种新的人际关系运用到其他各种社会实践,运用到实习和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5

1 单亲家庭生在恋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沉溺于爱情之中,荒废学业。单亲家庭生由于家庭的残缺,使得他们更想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有些单亲生在恋爱以后,便期望时时刻刻与恋人在一起,怕失去恋人,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他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恋爱上,为了爱情可以逃课,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2)缺乏责任意识,道德沦落。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离婚、再婚从不顾及孩子的成长,很多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内心情感极为脆弱,这些使得孩子在对待自己感情问题上容易走上错误的道。有些单亲生在恋爱时,缺乏道德责任意识,对恋爱不审慎,很少顾及恋爱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抱着玩一玩的打算,或只想借此慰藉解闷,改善单调空虚的生活。有的甚至频繁地更换恋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都表明部分单亲生责任感淡薄,急需加强教育和引导。

(3)遇到问题缺乏理性思考。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得一些单亲生思想上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愿与人进行倾诉、交流,不善于化解压力,遇事冲动,缺乏理性思考,容易产生消极和极端的情绪。有些单亲在恋爱时,爱得死去活来,恋人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其情绪和心理。一旦爱情遇到挫折或被动地失去恋爱关系时,就会和自己较劲,沉浸在无比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花更多的精力试图弥补破裂的情感,一旦爱情无法挽回,就可能失去理性,走上自残、自杀的道。

2 加强单亲家庭生恋爱教育策略

2.1 积极关注单亲生,建立单亲家庭生档案

单亲家庭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他们在阶段很难摆脱家庭残缺的阴影,因此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也将长期存在,这些都会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从新生入学之初辅导员就要建立单亲生档案。详细记录其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心理对其心理现状的分析等等。作为辅导员要经常和单亲家长进行沟通,及时把握其思想、行为的变化,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作为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去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要把握好与单亲家庭生的沟通的机会,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时,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在交流时要引导单亲生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其找到积极向上成长的动力,从而健康快乐的生活。

恋爱观是一个人对于爱情的认识与了解,他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单亲生由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学生在恋爱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作为高校教育者,首先要加强单亲生的恋爱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理解恋爱不止是浪漫感情的认识与体验,更是一种对自己、对恋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引导学生认识爱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它是建立在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基础上的,只有双方达到真正心灵交流和相知相爱,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和发展,才能更终收获爱情的幸福。然后要引导单亲生摆正爱情的位置。让学生清楚期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的追求上面,这样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和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加强单亲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和所处的家庭的正确评价,在加上父母离异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使部分学生出现自卑、敏感、多疑、焦虑、自闭、抑郁、憎恨等心理问题。单亲学生在感情遇到问题时不愿与家长和同学进行沟通,更不愿意主动和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只是默默地和自己较劲,久而久之影响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作为辅导员要对这些学生多一些关爱和帮助,使其愿意和老师交流。同时在班里建立信息员队伍,通过信息员及时了解单亲生的学习,生活、恋爱情况,对恋爱出现问题或失恋的同学,要及时和他谈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4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6

一、成长主题活动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学校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把关注点放在发展、发掘学生自身拥有的发展潜能上,注重在学习能力、个性与社会性、职业发展等方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例如,在适应环境教育中,做好小升初的学习心理衔接工作;在学习能力发展上,帮助学生明确目标,调整学习方法以及开展考试心理辅导;在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上,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发展自我;在青春期教育中,帮助学生理性对待异往问题;在人际交往辅导中,侧重在亲子、师生、同伴以及网络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注重学生的生涯辅导活动等。

自2009年始,学校基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借助科技文化节的平台组织了师生参与的系列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见下表)。

此外,学校定期开展“我体验我成长”团体活动。活动主要以心理健康活动课和班会课为主要形式,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同时每班根据实际开展相关主题的班会课。如,初二级某班班级凝聚力不足,出现小帮派的现象,学校心理成长中心为此设计了“合作大本营”活动,并指导班开展主题班会。通过“热身活动——宝物大收集”“体验活动——气球快快跑、你我的感觉”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合作的愉悦中,实现了对合作的情感认同。初三级某班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校心理成长中心为此设计了“树立目标,勇于挑战”的团辅活动。通过热身活动“兔子舞”以及团队组建活动“拥挤的公交车”“11人12足”等环节,让学生明确中考目标。此类活动具有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特点,受到师生喜爱。

二、关爱活动

关爱活动旨在让全校师生、家长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体现的是“关爱·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全体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的特点。一方面,为了整合资源,学校搭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全体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专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每年聘请家教讲师团为家长和学生开展讲座和活动,如“感恩让爱流淌”“传递感恩,点激梦想”的感恩教育报告会、“爱与和谐”亲子活动等。活动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了互动平台,深受家长欢迎。这样的活动让教师和家长在“施爱”的过程中也能实现成长。此外,学校常态化开展校园关爱活动,如“鸿运当头,新年送祝福”活动,在新年开学天,学校以教师名义给学生送上含有励志祝福语的红包;以学校领导的名义给教师送上有春节祝福语的红包。活动让师生感受到祝福、鼓励及关爱,一方面增强教师在学校工作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对学校、教师产生亲密情感,助其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三、主题拓展活动

学校以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通过体验式的拓展训练、放松训练、团体辅导、校园心理剧、绘画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学校针对不同主题设计实施了丰富的拓展活动。如“点燃激情 冲刺中考”拓展活动,这是面向毕业班全体师生的活动,其中包括:学生个体单独完成的“挑战高空”活动,学生通过体验挑战内心的恐惧,实现蜕变;“共走毕业”“传承”等团体训练活动,让学生体验面对中考,团队合作、支持的重要性;师生共同参与的“梦想之”活动,使师生从中感受到成功来自于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

第1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子女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趋稳定和满足,更多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在不断追求快乐、幸福的同时,对婚姻的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致使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异家庭的增多,使这些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引导家长,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心理危机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参加了汉中“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如下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二、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专注知识水平

教师是施教者,教师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保证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和富有成效,课题组全体人员多次集体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原则、方法,在不断的学习探讨中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重要作用的认识。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推动课题研究深入进行

在“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深入个案家庭进行家访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准确摸清家庭及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个案家庭及不同个案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对家长及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案。通过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说服、引导、教育、感染暗示等方法让家长或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或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2012年,在初一开展了悦纳自我,扬起自信的风帆的活动课,初二开展了我的理想和目标活动课,在这些活动中,感化大部分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现在学校已形成了科任教师、班、专注教师相互配合,共同排解和辅导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障碍的教育机制。

四、重视“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的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及教育问题很多也是属于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值得重视。两年来我们定期对这些研究个体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找他(她)们的家长进行说服、开导,谈心,了解他(她)们的家庭情况、学习及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及时疏导他(她)们的不良情绪,能使学生们在关爱的氛围健康成长。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刚刚开始,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感悟,许多收获,更有许多不足,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但是,我们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然经过辅导,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运用情感感化,有时也见效,但有时反复大,成效不持久,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应当形成合力,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提高他们适应环境和心理危机的能力,为他们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2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差异化;家访计划;网络通讯

现代汉语字典对“家访”一词做出了如下解释:“因工作需要到人家里访问。”家访更初主要被应用于解决个别儿童或者青少年的一些家庭问题。与家长的沟通,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原则,要“探索建立与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是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笔者认为由他们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增强信任,形成家、校协作的教育合力。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的目的和必要性

1、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走访学生家庭,带去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候,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

2、辅导员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增强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保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新时期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益尝试,脚踏实地的走访和调研可以切实改进辅导员队伍工作作风,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提高辅导员从事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施过程

(一)筛选受访学生,全方位的收集学生信息

家访对象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学生,具体包括:学习困难、单亲、孤儿、家庭经济困难、有、行为思想偏激、性格内向封闭倾向的学生。家访前,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获奖情况、奖助贷情况、学生优缺点、平时的兴趣点或志向)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庭背景,辅导员老师还需要向受访学生所在的班级了解情况。

(二)制定差异化的家访计划,做好辅导员自身能力补充

在掌握学生信息后,要进一步明确家访的目的,要解决学生哪一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家访工作没有统一的模式,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家访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实效。学生个体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并非短期形成的,往往多个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例如,一个家庭贫困学生可能会表现出自卑、厌学、缺乏交际能力、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引导学生正视家庭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家访中,选择的受访对象往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居多,他们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学历上存在差距,在家访中如何更好的和他们沟通交流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辅导员还需要注意收集以下信息:查阅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的构成,包括家庭成员情况、父母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情况等;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性格特点以及对学生的期望程度;了解并尊重受访地区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避免言语冒昧的地方;交谈中尽量用口语代替官方、政策性的语言,拉近彼此的沟通距离。

(三)合理安排谈话内容,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家访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改变他们对于“家访”就是向家长“告状”这一传统认识,使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关心、帮助、教育、引导学生的有效方式。通常,家访谈话的内容大体包含如下四个方面:介绍家访活动开展的背景,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专注培养方案、奖助政策、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解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疑惑;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状况、个人习惯,倾听家长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通过三方“面对面”的沟通达成共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

(一)家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是辅导员接受再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访体现了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然而一次简单的家访不可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家访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通过家访,使辅导员掌握了学生发展的手资料,理解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艰辛,这必将增强他们今后工作的针对性和包容性。

(二)充分依托网络通讯工具,构建多渠道的家访模式

(三)以全员育人思想为指导,拓宽家访工作的参与面

长期以来,生的教育管理就应该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从而忽视了专职教师和社会团体在育人环节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员育人”的理念下,笔者认为除了专职学生干部外,积极吸纳高校“两课”教师、心理学教师、学生专注课教师、与学生事务密切相关的机关科(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后勤集团)也应该加入到家访队伍中来。再者,对于需要帮扶的贫困学生,以家访工作为契机,联合社区、等基组织的力量,深入困难家庭了解情况、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N] 人民日报。 .

第3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精细化管理;高校辅导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青年社会化过程的延长,以及生生活背景、思想状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当今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必须秉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去管理和服务学生。细化学生档案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我们将从细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档案归类和建档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立学生档案的必要性

现在生思想状况的多元化,其出现的各种心理、突发事件等问题如果不能被辅导员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情节严重时甚至酿成恶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教育管理,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全覆盖,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怎样做到既能服务学生又能对突发事件防范于未然,这就要求辅导员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等,并对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以便及时研究和预测,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帮助。因此细化档案管理应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档案的细化分类

常规的学生档案只限于学生的生源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毕业学校和联系方式等,我们认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辅导员应该进一步细化学生档案,并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档案进行更新。我们将学生档案分为以下四类:

(1)常规档案。普通学生的常规档案应包括学生生源信息、家庭住址、家庭及个人联系方式和学生的住宿情况等,这些档案是辅导员必须掌握的,对学生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违纪学生档案。每个学校都会有部分叛逆的学生,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及教学持有不屑的态度,而且这部分学生平时会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定,这部分学生应成为辅导员关注的重点。对于违纪的学生应单独建立违纪学生档案,内容应包括:违纪的时间,违纪事因,违纪次数,违纪谈话记录,学生保证书以及违纪谈话后的表现等,对于多次违纪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将与家长沟通的结果记录在违纪学生档案中。

(3)贫困学生档案。贫困生是学校资助的重点,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不同的资助以帮助其完成学业,因此辅导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档案。贫困生档案应包括每个贫困生的具体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对自身情况的态度等,并应该对每个贫困生跟进,以便及时掌握家庭突变及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做到及时的辅导,并为其争取相应的资助机会。

(4)问题学生档案。问题学生是细化学生档案里更重要的一部分,是辅导员关注的重点。问题学生可以分为失恋引起的问题学生,家庭生长环境引起的问题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学生等,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对新生做一些心理方面的测试,对于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类筛选,针对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做分批次的谈话,并将谈话内容记录于学生档案,并及时跟进更新。问题学生是学生管理的中心,做好问题学生的档案管理,对于及时掌握并防范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细化学生档案的过程

建立档案很重要,但是建立档案的过程更重要。多渠道了解学生信息,是档案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好学生心灵面的精细化教育,即以人为本,真情教育,让辅导员走入学生心中,发挥辅导员独有的“亦师亦友”的优势,真正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肯主动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同辅导员进行交流,在遇到困难和疑惑时才能主动想到寻求兼职辅导员的帮助,而不是将辅导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被动地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班会制度。辅导员基本上每周都要深入班级,参加一个班级的心理班会,在这个班会上与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聊天,了解学生们的困惑,并为他们解惑,回来做好记录。

(2)深入宿舍调研。宿舍是一个小集体,通过深入宿舍,辅导员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更真实的生活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他们的个人用品,悉知他们的兴趣爱好。

(4)个别谈话。对于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辅导员应与其单独聊天,聊天的时间和地点都会预先计划好,为的是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同时也达到交流的效果。

(5)家访。与家长坦诚的谈论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仔细的了解其在入学前的表现,同时做好记录,并与家长探讨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极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6)班交流制度,我们辅导员一般会定期的与每个班的班见面交流,了解他们对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管理的想法和意见,共同商量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每个学校的必备科,心理专注的老师会通过约谈或者网上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沟通。辅导员老师应与各位心理导师定时联系,加强沟通,相互交流记录材料,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档案。

(8)做好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与任课老师定时交流,了解学生们在课堂和实验的学习情况,做记录,然后与任课老师协商办法,共同做好学生的上课、学习工作。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精细化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全覆盖,不留死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档案精细化的多面和繁琐的过程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致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它必将对我们辅导员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剑 王林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国内石油学报 2012(3)

[2]张怡浅 谈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 国内科教创新导刊 2009(08)

第4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 家长 家庭教育 联系制度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著名专家陶西平先生指出:“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有益补充,辅导员与家长的交流可以使很多难处理的学生问题得以解决,然而,毕竟生不同于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遇到很多不同于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 辅导员与家长联系的时机把握

辅导员主要侧重联系“问题学生”的家长。这里说的问题学生主要是指以下两类:一种是在学习和其他方面表现差的学生,态度不端正、与人关系紧张,违反校规校纪等。另一种是自卑感强烈、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在认识价值上偏离、心理异常甚至扭曲等。适时的与家长建立联系,有利于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措施和解决方案,各有专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辅导员与家长联系的时机选择大致如下:

1.1 期末考试结束或新学期期初

每学期结束或新学期初,在各科成绩出来之后,辅导员要和挂科两门以上的同学进行一次谈话,对于个别问题严重或者挂科达三门以上的同学,辅导员要积极联系家长。一方面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通报,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家表现以及在中学时代情况等,与家长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帮助“问题学生”转变态度、排除障碍。

各学期期中,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有必要对所带学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于每一个“问题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及时联系“问题学生”家长。使学生家长与辅导员一起督促学生学习,促使学生转变不良行为习惯。

1.3 个别特情适时联系

2 辅导员与家长联系时的注意问题及沟通技巧

问题学生尤其是已经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在和家长前期沟通时存在很多问题,说轻了不疼不痒,得不到家长足够的重视和及时干预;说重了,认为小题大做。学生家长由于教育观念等等的差异,对很多问题重视程度偏低。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辅导员在与家长联系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隐瞒。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准确的说明。对于个别需要约请来校的家长,要尽快约请,及时处理,同时要安抚住问题学生。

鉴于问题学生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与家长联系的方法。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辅导员直接与家长联系,并将家长请到学校。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前期渗透,辅导员再与家长联系,督促家长来校。

家长到校后,要坚持“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谈话和“老师、家长”双方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见面,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一起商议解决方案,学生参与其中,利于达成共识,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特情生,一些信息不便告知学生,需要避开学生。进行老师、家长的双方谈话,辅导员可以开诚布公的与家长谈话,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注意事项予以说明,共同商议并让家长配合予以执行。

3 如何构建、创新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与方式

3.1 新生家长见面会

新生家长见面会的召开,对新生家长全面了解学校,深入了解生活和学习规律以及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转变一个观念,即一进万事休;关注两个方面,即关注孩子的健康,关注孩子的学业”等方面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全面阐述。

在新生入学报到的天,辅导员老师需对每个新生进行详细信息登记,采集学生家庭住址、邮编、父母姓名、父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构建学生基础信息库,方便日后与家长的联系。

每学期末各科考试成绩出来后,将学生所在班级学习成绩单邮寄到学生家里。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成绩情况,并适时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3.3 辅导员家访或邀请家长来校

在校生一般都远离家庭,跨跨省到异地求学,学校、家庭之间距离较远,实地互访的操作难度较大,但高校还是应当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开展个别家访,或邀请家长来校,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实行家校合作。

3.4 电信网络通讯

参考文献:

[1]王广要,吴建国。高校推行家长联系制度的实践与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8)。

第5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档案;家校联合;人才成长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生成才教育的一部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下面就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点滴经验做一些交流。

一、提高心理教师

二、开设心理活动课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系统地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同龄的学生面对同样的学习环境,在同样的学习任务下,他们往往产生类似的心理困惑。班级集体辅导既营造了一个引起共鸣的环境,又兼顾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需求,服务了广大同学,事半而功倍。例如,针对高一新生刚进入新环境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心理辅导课就主要进行适应性辅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校,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适应新的同学与老师;高二学生主要进行交友辅导,包括同性之间与异性之间;高三主要进行考试辅导,每年高考前夕或举办班级集体辅导,或举行大型讲座辅导。

三、建立心理档案

2004年,我们投资引进一套由心理专家郝若平教授开发的学生心理测评系统软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在应用方面,我们要求班与心理老师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档案内容只能作为参考,不根据测评结果随便给学生贴标签。

四、个别辅导

五、家校联合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功能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弱化,教育变成了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尤其在中小学中表现更为突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每年举行的全校学生家长会上,心理教师都要做专题报告,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了解父母角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及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家长专题心理辅导,比如太原师范学院教授郝若平来学校给家长做了题为“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向”讲座,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六、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

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非常重视理论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专注型向专家型发展,2004年6月,组织申报山西省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生学习潜能开发与情绪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结果发现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受情绪的影响较大,高三年级较小。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摆脱情绪的影响,相对来说他们更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的职责,更注重与学习相关的一些具体策略。该课题2010年经专家鉴定研究成果已达省内水平,是省内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高中学校。

七、成立心理学会

八、开设健康专栏

校园心理环境指一切影响校园师生现实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校园心理环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健康和教学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彰显校园心理环境的功能,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提高学生个体和学校整体的心理水平。

九、启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系统”

第6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一、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也是美国目前十分广泛的一种教育模式[2]。该模式认为教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教育场所。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得到及时疏导,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等,让学生拥有一个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

2、建立心理辅导

定期检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本着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检测,对检测出心理健康指数比较低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工作针对性,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4]。

3、学校-家庭模式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是学校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主导取向[5]。这个模式要求学校和家庭都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帮助建立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在国外,社区负责对全体社区成员进行心理培训,并陪同心理健康全职服务人员深入学校和进行家访,他们是开展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举行家长座谈会,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主题的家长培训学习活动等。

家庭环境和父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携手父母,家校共建,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如学校可以联合村民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输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又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一个文明、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其中,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 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流程中,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目前更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不多见[6]。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日益重视, 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 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 从而导致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匮乏。因此, 关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4、学校-社会模式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基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营造社会的良好心理环境。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的人际交往不断增多,对社会各方面的接触也越来越广泛。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时刻侵蚀着学生纯洁的心灵,学校应当配合地方政策、公安、工商行政部门,彻底清理学校周边的非法摊点、商铺、网吧、游戏厅等,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使之服务于学校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仍将是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国内特殊教育,2009、(10)。

[2]吕婧。从宏观到微观: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德育心理,2012、(10)。

[3]郑晓边。学校心理辅导应三级预防 提高实效[J]。国内社会科学报,2011、(8)。

[4]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国内特殊教育,2006、(3)。

[5]潘珊红。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2007、

第7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心理教育策略是指为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心理辅导的方案的集合。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

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北京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对一年级新生及相关家长、老师进行相关调查访谈,发现近34%的学生存在入学的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在学习方面,主要问题是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注意力的发展方面表现更差一些。在生活自理方面,目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有待提高。在时间观念方面,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由此可见,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跟踪观察及教师、家长报告显示,这些学生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并不被老师和家长所重视,大部分教师对一年级新生期望水平过高,容易忽略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孩子提出过高、过严要求,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缺乏较好的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工作方法。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就是要求过高、责备过多,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对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缺乏教育理论、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会正确引导。可见,教师、家长的种种不适应也造成了一年级新生的不适应。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为促进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东交民巷小学成立新生入学适应活动实施小组,由德育任组长,各新生班级的班任成员。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以促进新生良好适应为核心,同时结合学校生源的特点,综合心理学理论和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策略

基于小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集体生活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学习制度维度四个维度设计团体辅导方案。集体生活维度是指对学校、班级集体观念的认识,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学生能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消除胆怯、疑惑的心理,增强集体意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集体做有意义的事情。情绪情感维度是指对新环境的心理接受态度,包含如何对待学校里的人和事,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一年级新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学,在学校能够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在学校能够以友好的态度与教师、同学进行交往。人际交往维度是指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时积极融入的状态,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能够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积极认识、结交新的伙伴,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自己能够解决与他人发生的矛盾,主动帮助同学。学习制度维度是指一年级新生能够适应小学的课堂常规活动,包括培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懂得如何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觉进行学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注意力集中。

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前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并且在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维度方面前后测也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经过团体辅导后,小学生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2、家庭教育策略

开学前一周及入学一个月后,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工作坊等方式,对新生家长进行辅导,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上的载荷更高,分别为0.74和0.75、也就说明这两个维度对于新生的适应是很重要的。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的培养都与家庭、家长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策略中,家长的因素不可忽略。

在家长方面,东交民巷小学主要进行的辅导策略为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以及家校合作等。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统一组织了针对家长的关于新生入学适应应注意事项的讲座,主题为培养良好习惯――迈好入学步,内容主要涉及应该培养哪些好习惯、如何培养,以及家长如何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常犯的错误等,并让家长填写了针对儿童行为的评估问卷。一段时间的辅导结束后,学校会组织入学适应不良学生家长的家长沙龙,一起商讨更好的适应策略。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家校合作,家长有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而班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家长的心理教育策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是Rutter儿童行为家长问卷结果显示,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儿童不良行为及不适应性表现逐渐减少。另外,家长给予的主观评价也表明了一系列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果。

3、教师辅导策略

新生入学前,组织实验组班学习团体辅导方案,保证其已掌握活动设计方案,并了解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特点。针对团体辅导结束后仍然表现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班接受培训后及时关注本班适应不良的学生,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4、沙盘游戏辅导策略

1、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培养

经许多调查研究证实,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处于不高的状态。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存在如下两种错误认识。其一,认为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不用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也能自行消除。诚然,从理论上讲,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其学习适应性也有一个自然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但事实上,在现时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累积速度远远超过其学习适应性自然提高的速度,越往后拖,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情节会越严重。其二,认为学习适应性培养只需要在起始年级进行,其他年级不用培养。教育实践表明,当年幼的孩子刚刚步入学校,难免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在起始年级抓学习适应性培养当然很有必要。但是,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因此,除了在小学低年级应注意学习适应性的培养之外,还要在高年级抓好学习适应性的“防滑”教育和中学学习适应性的“衔接”教育。

2、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应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第8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一、文化视野的家庭教育

台湾嘉义辅导与谘商学系副教授廖永静首先以“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家庭教育”为题,了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他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要以平等的地位与其他个体、族群或传统和平相处,重视每个个体的文化处境,让他/她的生活变得特别、不同。家庭教育在操作时,深入意识的核心能够清除文化的样式,回归每个人的内在。

台湾南投县家庭教育中心专员陈丽文博士认为,需要重视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探究。她采用叙事分析的方法,探究台湾不同族群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教学叙事,发现了“阅读、对话与游戏”家庭教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华东师范黄河清教授在论文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中指出,美国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国内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注委员会理事姚鸿昌以“家道文化与人生成功”为题,了国内传统家道文化给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建设和个人为人处世的启发,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

二、多元文化与社会融合

东北师范教育学部教授、国内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注委员会秘书长赵刚认为,全社会都应关注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都是城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扶。他提出了“创建民工子弟家长学校”等多条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涂敏霞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对外来工子女的学习、生活以及越轨、失范行为都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亦成为影响外来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重要因素。她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和谐社会,政策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外来工小孩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减少区隔与歧视。

广州盲人学校教师陈玉贇在“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有影响,其中初中学历为更好;视障男生比女生更易受到父母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和否认;父亲学历越低给孩子的情感温暖越小,惩罚越少,干涉越少;母亲学历越低,对孩子的过度干涉越严重;视障儿童比普通儿童得到父母情感温暖关爱理解少,受到父亲惩罚、严厉的话语或批评、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多。

三、多元文化与亲子关系

台湾长庚科技副教授林本乔报告了“国小学童的依附关系、知觉父母子职实践与祖孙关系”的研究结果。他发现,家庭结构会影响小学生的依附关系,因而为人父母者应尽力维持家庭结构的完整,善尽教养之职责,使小学生童得以建立正向的依附关系。为此,父母要扮演中介角色为祖孙关系搭起桥梁;有关机构开设亲职讲座应能配合隔代教养家庭的需求;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并未与祖父母同住,因而开设祖孙课程或活动,带领他们了解祖父母,并从中去学习关怀与付出是有其必要性的。

祖辈的教养问题也引起了大陆学者的关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孔屏教授探讨了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发现受教育水平高且身体健康状况好的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水平更高;祖父母养育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及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接纳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接纳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拒绝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四、多元文化与家教实务

成长教育发展集团董事长李京光结合多年来做企业教练、管理者私人教练和家长教练的体验,了“亲职教育之教练型家长培训”的观点和做法,建议培训中关注“孩子家长”这一身份,并以孩子家长的职责、职份(亲职)为重点和关注焦点,去探讨、研究并实践教练型家长的培养与成长。

上海小矮人之家总干事林志敏,则从全人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家庭教育“全人”视野原理,了家庭教育实务工作及其精彩个案。

台湾嘉义辅导与谘商学系曾迎新副教授,介绍对早年自主堕胎的三位中年妇女辅导的实务工作和研究。他使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三位中年妇女受早年自主堕胎影响者的生命经验,进行跨个案共通主题的讨论,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建议。独特实务工作和研究视角及建议,对有堕胎经历的当事人、家庭教育服务的实务工作者以及后续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

五、研讨议题广泛而多元

两岸共同的文化渊源给两岸家庭教育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两岸家庭教育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次研讨会主题的议题广泛,较好体现了研讨主题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多元文化”。在上述四个主题外,与会者对家庭教育的其他问题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如中学生家庭功能与同伴交往中分担意愿的关系、班级读书治疗与预防校园霸凌、家长义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及研究、青春期家庭性教育、参与式培训模式在家长学校中的应用等。这些议题涵盖了家庭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儿童早期教育等许多方面,使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呈现出多元的特点。

第9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不少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情感关爱。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性格上养成了孤僻、不自信、自卑、闭锁、不爱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对父母满腹怨恨,由此产生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二是缺少行为管教。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其祖辈进行隔代监护管理,溺爱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留守儿童产生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许多人任性放纵、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儿童甚至喝酒、抽烟、打架斗殴;三是缺少学习辅导。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于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再加上他们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出现厌学情绪的人数较多;四是缺少维权救助。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制度法规尚不健全,使留守儿童的一些正当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尤其是日常的行为缺少管教,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二、乡镇学校和社区管理留守儿童的策略

1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整合学校社区管理力量

要发挥乡镇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作用,就必须在社区和乡镇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和社区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目前监护人的情况和实施监护行为的落实情况等。只有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老师、社区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才能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由于留守儿童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大量时间是在家庭或社区度过,因此,需要把学校和社区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庭或监护人的联系,建立定期三方交流制度。交流留守儿童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表现情况,以及对留守儿童在管理教育中的好方法与经验,特别是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的方法,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建立教育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管理监护责任

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这样就能使管理工作制度化,避免出现时松时紧或是无人抓落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问题比较多的留守儿童,学校和社区要建立“一帮一”、“结对子”等管理制度,以确保“问题儿童”的教育管理和监护得到有效落实;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需要明确学校、社区和监护人的管理与监护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一些没有能力进行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家庭,学校要积极与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协商,与社区干部共同签订和落实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协助学校进行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空档期;一些留守儿童不愿上学,自已辍学,或是家庭困难生无法完成学业,对此,学校要积极与家庭、社区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辍学儿童的返学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定期开展亲情关爱活动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1

二、亲子关系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2

亲子关系生辅导员师生关系童年是孩子塑造人格,健全身心的黄金时期。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与个人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将让孩子受益一生。则是学生由未成年人过渡到成年人,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辅导员是生进入这个人生新阶段后的位老师,同时也是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的对象之一,对学生生涯的指导和职业发展上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除了作用上的相似性,家长对孩子所承担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存在相似性,他们都肩负着既要管理又要教育的双重任务。本文将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来分析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人的一生有4个重要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更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一个人若想拥有和谐的人生,那么这4个关系都需要做到和谐。但是,亲密关系是关。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更初建立的亲密关系,是人格形成的基石,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乃至生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若能与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通过做自己,从而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更大程度的成长,将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内心,也有利于他与外在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充满冲突,那么孩子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也会存在冲突。

众所周知,国内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中更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溺爱。溺爱表面上是对孩子的重视与关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真实感受的视而不见,也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的权利。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决定的人,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也不会勇于追求,这种培育显然是失败的。

另一个容易步入的误区就是管教上“动用权力”。国内有句俗话叫做“不打不成才”,这充分显示出国内上一辈家长在子女管制教面的权力意识。他们认为,在家里父母作为成年人,他们就是权威,他们说的话,制定的规则,子女必须听从遵守,甚至通过暴力来树立威信。然而,在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中,家长只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建议和命令孩子的行为和选择,或者直接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模式,不利于今后平等地建立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的特点

初入的新生对于什么是,学什么,怎么学等基本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即便通过影视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渠道有所听闻,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上,他们就如同新生的婴儿,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有着十足的好奇,在这个探索与适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与观念,将影响学生对整个阶段的选择,而阶段的行为养成又将对其毕业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个孩子的家长,要通过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全面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独立学院是21世纪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主体,作为处于探索阶段的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评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稳定办学、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取得办学成果是校方更为重视的环节,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以此为依照。所以,独立学院辅导员与学生的存在着教育、管理、服务三重关系,这三者的比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比例,否则师生关系就会出现失衡与异化,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

正如亲子关系中家长更需要避免出现的问题就是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以粗暴的方式控制孩子的自由,那么对于生而言,不论他本身的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如何,他首先需要的是靠自己去感知,如果被动地被剥夺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不会认为是自己在上,也不会去探究自己上的意义和目的,那么辅导员、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就成为了单方面的教导与教授,而不是双方互动的教学关系。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初进校起,辅导员就应树立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的意识,避免保姆式的服务,否则学生就如同被溺爱的孩子,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责任感。

第二,要通过摔打教育与信任教育,教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非因为害怕学生无法胜任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始终采用帮带的方式扶着学生走过四年,这对于处于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危害等同于在童年阶段被父母娇惯的孩子,面对毕业后更多的困难和危机,他们将无所适从。

第四,作为学校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强化辅导员作为教师的教育职能,减少不必要的后勤服务工作,为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3

[关键词]亲职教育 亲职辅导 社会工作 未来发展

目前针对父母担任亲职角色的教育正日渐受到关注,而亲职辅导把此关注落实到具体的操作面。虽然国内已有不少机构在尝试家庭领域的亲职辅导,但专注水准还是参差不一。本文针对参与人数、参与形式的不同,从个别辅导、亲职小组与亲职团体三个面论述亲职辅导的专注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个别辅导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有效的亲职辅导应该既面向全体,又面向个人,以突出其针对性。亲职辅导主要是对父母亲提供关于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与帮助,因而涉及的是每一个家庭自身内部的情况。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孩子们的问题也各异,同时,考虑家长自身的个性特点等综合因素,一些专门化的个别辅导非常必要。

一般来说,亲职问题较复杂或子女有较严重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探讨家庭内部的结构、互动形式与问题成因等,而家长与孩子对问题的认识及其行为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个别辅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还有的案例涉及到家庭的秘密或隐私,不希望被家庭外的人知道,家长也会要求个别辅导。

此外,有的问题还涉及家庭自身的内幕。国内社会有其自身的传统,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因此,一些家庭出现亲子关系问题与孩子行为问题时,往往不愿意外人知道,若来求助,家长们更希望得到个别辅导。

所以,个别辅导在国内家长教育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当代这个日益竞争的社会,孩子与家长都承受较大压力,而城孩子生活空间与学习环境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孩子出现身心问题的比例正呈上升的趋势。家长一方面

非常关注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却缺乏科学的方法、技巧,因而存在较多的个别辅导需求。

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亲职辅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作为家庭社会工作的个别辅导,其实是个案社会工作在亲职辅导方面的具体运用,它遵循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接纳、承认、同情关怀、非评判、案主自决、保密性七原则,运用个案工作特有的面对面会谈、家庭访视、个案记录等方法,对家长进行帮助。其典型特征是一对一,即以一个家长或一个家庭的家长为对象,由家庭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与家长一起解决问题,针对家长与家庭的自身情况提供的个别化服务。

二、家长自助小组

家长自助小组在国外是一种较普遍的亲职教育团体,它可由学校、幼儿园、发动,比如一些公立学校设立的家长会,儿童组织的患儿家长自助小组等。也可由社会工作机构或相似性质的社团组织成立,比如家庭服务中心的家长自助小组。这些自助小组是一种较好的亲职辅导形式,它体现了自愿、互助与自我成长的精神,对参与的家长具有很好的效用。

阿尔弗里•卡茨和尤金•本德(Alfreel Katz&Eugene Bender)对自助小组提出了综合的定义:自助小组是自愿形成的,小组形成是为了互相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小组通常由同伴组成,他们结合在一起是为了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克服通常的障碍或生活迷失问题和产生希望。这些小组的发起者和成员感觉到,借助或通过现有的制度无法或不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自助小组强调面对面的互动和作为组员的个人责任的承诺。他们常常提供物质和情绪上的支持。他们常常是“原因”取向的。并且传播理想或价值,藉此,成员们可能获得对个人人格同一性的深刻意识。

可见,与一般的小组不同,自助小组具有自觉、自愿的性质,是小组成员的互相学习、互相扶持。这样形式的小组无疑可以给家长更多的赋权,使他们倾向于感到自身权力与效能的增加。因为,每一个家长在自助小组中都是参与的主体,都有其贡献。因此,家长们所获得的帮助来自于他们自身,而非外部的教育权威或专注社会工作者。其实,人们接受来自外部的帮助时,较易形成依赖心理,从而放弃自我的努力。而在自助小组中,家长们得到授权,这有助于家长产生改变的动机,提高个人成长能力、助人能力,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家长自助小组中,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一种是经济人的角色,即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把有需要的家长与适宜的自助小组联系起来,让需求与资源结合,既可满足家长的需求,又可以完善资源的组合。另一种是引导者的角色,既社会工作者作为参与者进入小组,在小组中运用自身的专注特点,引导小组顺利地发展,帮助组员通过互助而获得心理奖赏,感到愉悦与有价值,同时也解决自身的问题。

依据家长自身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组建家长自助小组时,可以采用分类辅导的形式。这种分类辅导是一种新型的亲职辅导方式,一般的亲职辅导通常是针对所有家长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而分类辅导则是为了解决部分家长所面对的特有类型的问题,其优点在于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比如针对离异家庭、受虐家庭或亲子沟通有障碍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专门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参加的家长都面对某一特定问题,彼此能感同身受,又能各自的经验心得,每一个人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从而扩展辅导的效果。

在组建分类辅导小组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同质性原则。即小组成员一般具有相同问题以利于小组成员在讨论中产生同感,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2、目的性原则。即家长对该小组辅导的目的很清楚。

3、自愿性原则。即参不参加、以及内心世界与组员与否皆为志愿。

4、保密原则。即参加小组活动的任何家长与社会工作者必须对组员的隐私给予保密。

5、民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民主性原则要求在操作技巧上培训者淡化“领导”角色,减少价值判断,尊重每一位家长,并参与团体的活动和讨论,创造真诚、尊重、温暖、信任的气氛,在谈话中采取不批评、不指责、不干涉的方式鼓励家长开放自我,坦诚地和其它家长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性原则要求家庭社会工作者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家长思考,关注团体内的交流与各种反应,注意对家长适时的启发、引导。

在引导时,家庭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教训家长而是开导家长;不是替家长决策而是帮家长决策;不是强化家长对辅导者的依赖而是增进家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自助小组作为小组工作方法之一,有其特殊的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方式、方法上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并鼓励家长“活学活用”,以丰富辅导的手段,增加辅导效果。

三、亲子互动团体

良好的亲子互动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给子女提供安全感、归属感与情绪、心理的支持,还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对子女有用的信息,帮助子女顺利适应社会。反之,不当的亲子互动则会破坏亲子关系,在子女的身心发展上产生负面影响,带来一系列的行为心理问题。比如儿童分离焦虑、青少年离家出走等,往往都源于不当的亲子互动。

当前亲子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互动角色呈现中心―边缘的格局。在父母与子女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处于中心、主导、控制地位,子女处于边缘、被动、依赖地位,形成不对等的两极。通常“中心”居高临下,以自己的方式主观地审视“边缘”的境况,强制性地输出“中心”的指令,根本不用顾虑“边缘”的现实状况,使“边缘”沦为客体,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中心的意志。

2、互动内容狭窄化。许多国内的家长在亲子互动中,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国内现行的高考制度,要考上好的,仍然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许多的家庭都以学习成绩为更高指标。尤其面临中考、高考的阶段,学校是大考、小考不断。家长孩子谈话的内容也无非是成绩与分数,此外的话题都要靠边站。所以,彼此的沟通内容单一而狭窄,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多元需要,造成青少年心理压抑和痛苦的情感体验。

3、互动方式上重“言传”,轻“身教”;重惩罚,轻奖励。父母是青少年心目中更初的偶像,是他们的任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性格、兴趣,甚至生活习惯,都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向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讨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父母亲来说,应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角色的示范性。在“言教”的同时,更多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父母只是重“言传”,轻“身教”。

4、互动频率较低。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规范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远大生活目标的树立,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亲情鼓励与支持。由于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来搭理孩子,亲子互动频率较低,不能适应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也易致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陌生感。

针对这些亲子互动出现问题的家庭,亲子互动团体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因为这些家庭的问题常常不是短期形成的,家庭内部往往会缺乏足够的资源去改变现在的僵局。家庭社会工作者介入期间,带领家长孩子参加专门设计的团体,能较好地弥补家庭内部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示范、团体的互动与亲身的实践,有效地帮助每一个参与的家庭,使亲子关系与互动获得良性的改善。

相对于自助小组来说,亲子互动团体的成员人数往往会更多些,而活动的形式也相应更少私密性,更多的体验性。这种亲子互动团体也可以分为两大类。

类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冲突不大,所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些体验性的活动,人数多些也没有关系。比如,组织家长参与“亲子踏青、情意浓浓”活动,以及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的“趣味运动会”等。此类活动的举行不但增进了亲子关系,也丰富并愉悦了闲暇生活。在家庭关系日益疏松的今天,其积极作用尤为明显。

第二类以治疗性、康复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互动不良,子女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此类的团体设计主题更有针对性,其形式也较为正式,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互动效果。家庭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建立安全而坦诚的情境,在家庭中注入需要的治疗性元素,如:关爱、接纳、倾听、同理、尊重、理解、子女身心发展的相应知识、沟通技巧等。

参考文献:

[2]马德峰。亲子互动的现状及问题[J]。社会,2003,(7):45-46、

[3]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著,晏凤鸣译。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M]。北京:国内人民出版社,2005.166、

[4]张莉萍。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家庭社会工作的示范[J]。华东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4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心理辅导;微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671-2684(2012)24-0007-04

学生厌学正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尤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共同难题。国内外的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均在坚持不懈地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从影响厌学学生心理成长的微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善入手,探讨心理辅导的具体操作,这是一种尝试与创新。

一、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操作技术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生活的周围环境虽不会更终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但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来说,既可能成为资源,也可能成为冲突和压力的来源。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是旨在通过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同伴和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形成具有良好情感氛围的积极互动模式,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安全、身心自由健康发展的和谐组织系统,从而消除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环境因素,减少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使儿童健康快乐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心理辅导模式。笔者结合厌学学生的实际,认为辅导操作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辅导教师,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和亲师关系

一名优秀的教师总是会主动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以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尽管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通”网络被许多学校作为家校沟通的平台,但有许多学校的这个机制仍处于形式状态,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了主要的话题。这样,势必使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因碍于面子,主动放弃与老师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首先应学会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也许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一定有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闪光点。其次,教师应利用家校沟通平台,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既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也关注其身心状况与品行发展;既有家校之间关于青少年情况的交流,也有亲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亲师关系。

(二)辅导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和亲师关系

青少年儿童讨厌学习,产生厌学行为,这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厌学儿童基本都是在专制型、忽视型或者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决定儿童主要的个性品质,家庭教育不良是造成儿童品行缺陷的重要原因。我国心理学者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教育”七个维度调查440名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母亲的基本教育方式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得分较高,在“民主”和“忽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说明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要求已达较高程度;过分关心孩子,迁就依从孩子过分要求的溺爱倾向较为突出。儿童年龄对母亲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影响,母亲对儿童的惩罚与成就要求随儿童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要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就必须纠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期望,转变自身的不良教养方式。不管工作多忙,父母都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加强情感交流。权威型养育方式虽然被认为是更费时费力的方式,但是也是更有效的养育方式。

(三)辅导同伴,形成团结友爱的同伴关系

(四)辅导学生本人,进行矫正转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对厌学学生的辅导更终还得落实到当事人身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辅导心理,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2、 补习功课,教会学习方法,缩小学习差距

在学校情境中,厌学群体中大多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厌学程度深的也一般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因为学习跟不上,学习成绩不好,求知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心理必然会产生。所以说厌学心理不是天生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可以矫正的。其中,补习落下的功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更适宜的方式,是把学习辅导的重点放在认知而非动机方面,依靠优良的学业成就来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时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厌学学生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因为学科知识体系是逐推进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够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知识。当然,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包括学习计划与步骤的制定、做课堂笔记的方法、知识记忆的方法、辞典与参考书籍的利用方式、复习预习的方法、考试和答题的对策等。根据笔者与合作者的长期调研发现,大多数厌学学生都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此,只有让他们真正学会了学习,学习成绩才会稳步提升。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差距缩小了,厌学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情绪才会逐步缓解。

3、训练自信,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

学校心理学家德夏姆(Decharms,R。)认为学习的主体性在于自我,自我的行为和自我所选择的目标是决定自我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对自己的能力、智力、性格特长有所认知。厌学学生对学业和学校生活产生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是他们在学校里多次遭受失败体验后,为了自尊心免遭进一步威胁的具体表现。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志向、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困难和挫折固然可以激励人的意志,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少年来说,成功更能激发其向上的愿望。所以对于厌学心理的矫正,必须训练自信,以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对于厌学学生自信心的训练,首先可以运用埃里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再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在教师、家长、同伴等共同营造的和谐微生态环境中,不断肯定自己的进步,使自己的学习动机维持在合理恰当的水平上。

二、微生态系统视野下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一)能发挥心理辅导者熟悉微系统环境的优势

(二)能发挥多种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的优势

(三)能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以系统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注重以整体和系统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个体与其周围的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对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关注辅导系统中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和方位来讨论系统中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而不仅仅集中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既将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导背景,也将其作为辅导的对象。学校心理辅导者让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父母和教师都参与到辅导过程中,构成一个辅导的系统,共同为辅导过程提供各种信息,从而有助于儿童问题的解决。辅导不是一种孤立的形式,合作不仅局限于辅导者与学生之间,还涉及辅导者与父母、辅导者与教师、父母与教师之间,并力图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父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这种辅导模式中受益。

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趋势,本文提出的辅导模式符合这一趋势,能推动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家校合作。通过交流与沟通,会让家长使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会花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从而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教师也能从父母参与对儿童的辅导活动中获益,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会心教学研究”——和谐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滚]C/2009/01/08)的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1]沈永江。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会心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3,303、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亲和力;辅导员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亲和力

亲和力的形成取决于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作为辅导员,更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发自内心的职业道德义务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要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待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接受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注重用一些人性化的理念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增强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能把更新观点、先进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辅导员所具备的品德、智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与认真负责等品质“折服”,而不是对拥有的某种权利“傲服”,树立自己良好的威信。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和蔼可亲,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用所产生的个人影响力来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所以,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

二、关爱加深亲和力

关爱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这说明了爱是相互的,你去真心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了学生,学生就会从情感上给以回报。这种回报是高尚的、真心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情况及成长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当学生体会到这种关爱时,就会大大缩短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就会乐意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唤起并坚定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乐观、更积极的态度和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的培养。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和困难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辅导员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们对学习和前途的信心。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做到爱在细微中,更要善于宽容和鼓励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更深深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是多么有意义。有了关爱,无形中加深了辅导员的亲和力。

三、语言沟通艺术充满亲和力

托尔斯泰曾说:“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在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头脑里回响起来。”托尔斯泰道出了语言沟通艺术的重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辅导员亲和力的重要标志,对开启学生心灵,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试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辅导员的语言毫无章法,干瘪无趣,缺乏情感,学生必然会提不起兴趣来听,甚至觉得唠叨多事。语言交谈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语调应力求抑扬顿挫,节奏应讲究舒缓有致,态度应做到亲切自然,情感应力争真诚饱满。只有这样,才是充满魅力的交流沟通,它会像一块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并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平时用几句幽默的话就引得学生开怀大笑,交谈的双方不再拘束,紧张的气氛变得平和。试想一个咄咄逼人,沾沾自喜,盛气凌人,洋洋得意的辅导员又怎会有很好的亲和力呢?又如何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语言也是一种载体,是情感交流的载体,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传递情感,交流感情。语言交谈艺术是情感传递的桥梁,是散发亲和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四、微笑体现亲和力

无论是在私人场合还是在职业场合,微笑都是人际关系的一个结合点,它标志着兴趣,传达了关怀和关心。辅导员看到自己的学生和师生发生矛盾时,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这时如果能运用微笑策略,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它可以缓和矛盾,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特别是在找学生“兴师问罪”之时,如果此时你满脸怒色、杀气腾腾,学生立刻就会提高戒心、顾虑重重,加重敌对情绪,使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其结果往往使矛盾激化,师生关系紧张,收不到教学的效果。但此时教师若能克制自己,努力在脸上呈现出一缕和善友好的微笑,就会使学生戒心冰释,顾虑解除,减轻敌意进而被感化。由于这时候辅导员面部的微笑对自己愤怒的心态产生了抑制和改变作用,因而就能使处于盛怒的大脑冷静下来,恢复理智,从而避免由于感情冲动而导致出现过激的言行,更终变唇枪舌剑为和风细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得以顺利解决,为顺利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由于国内的教育传统强调“师道尊严”,因此许多辅导员多喜欢板着面孔,不苟言笑,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事实上,过于严肃的辅导员即便得到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敬畏”,而非“敬爱”,完全失去了亲和力。辅导员应当依赖自己的学识,精妙的语言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应当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面容来缩短师生距离,融洽师生感情。因为你面对的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沟通。所以,老师的“微笑效应”是“愉快谈话”的基础,是体现亲和力的更好表现。本人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就注意运用好微笑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学生的睿智。当学生取得成功时,用微笑给他以鞭策和鼓励;当学生学习暂时遇到困难时,要用微笑激起他克服困难;当学生有时犯了错误,也用微笑给学生以理解和期待。把微笑带进宿舍、把微笑带进教、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微笑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平等提升亲和力

辅导员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将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要让大家都明白正确的道理,妥善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辅导员工作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是梳理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中间就存在一个相互理解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辅导员应采取平等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和力,这可以艺术性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平等态度,首先体现在不居高临下,体现在相互尊重,还体现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不强词夺理,不以势压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某些问题平等沟通,达成共识。否则,就会造成压而不服的局面,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新的问题,甚至激化矛盾。

平等态度,还体现在辅导员态度的与人为善,和颜悦色。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大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盛气凌人,疾言厉色,以大压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问题,制造新问题。即使对一些思想不正确,行为有不妥的同学,也应抱着一种善意和宽容的态度,细致耐心地做好思想说服教育工作。这种宽容产生的亲和力,在辅导员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凯。“亲和力”的作用及实施途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2009(7)。

[2]王祁。辅导员工作中亲和力的重要性[J]。教育园地,2009(7)。

[3]邱海锋。增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径选择[J]。沈阳建筑

学报,2009(10)。

[4]李云玲,李永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6

一、一般资料

蒙蒙现在已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他现在更主要的问题是亲子关系紧张,性格狂妄自大。父母在教育蒙蒙的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父亲是个严厉的人,对自己和孩子要求完美,每当蒙蒙犯错误,父亲总是很生气,声色俱厉地训斥蒙蒙。而母亲则溺爱蒙蒙,对蒙蒙的要求言听计从,父亲每次批评蒙蒙的时候,母亲总是护着他,告诉他:“别听你爸的。”并将矛头直指父亲。每当此时,父亲就无话可说,无奈之下只好偃旗息鼓了。长此以往,父亲在蒙蒙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无论父亲批评他什么,他都左耳进,右耳出,视父亲的话如过眼云烟。有时情急之下,还会向母亲发出SOS。在学校他总是很骄横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难。老师批评他,他会非常不服气,甚至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他认为自己是更优秀的,没有人比自己强,自己是更了不起的人。一个过去乖巧可爱的孩子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二、原因分析

蒙蒙缘何成了让大家头疼的问题少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导致蒙蒙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作为挡箭牌。二是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老师在蒙蒙犯错误时处理方法欠妥当——当众点名批评,这样不仅使师生矛盾恶化,而且加强了蒙蒙的逆反心理。三是青春期的少年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部分青少年从内心开始不愿再接受家长和老师无处不在的教导,他们认为这是教育小孩子的办法,已经不再适合长大的自己。

三、辅导过程

1、 次辅导

辅导目标:深入了解蒙蒙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了解自身问题的根源。

2、 第二次辅导

辅导目标:加强蒙蒙的自我心理和行为调节能力,引导他走出以往的认知误区。

辅导方法:指出他的错误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操作:指出,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价值批判的能力;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一些人可能变得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甚至为了突出自己与权威进行无理顶撞,误入歧途。蒙蒙很聪明,不盲从和迷信成人的观点,这是对的,但同时一定要学会慎思,反对一定要有反对的理由,而且这种理由一定要符合道德的准则和公认的规范,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标榜。

结果反馈:蒙蒙在辅导过程中表现得较为沉默,这表示他正在努力作自我反思。为其布置了家庭作业,引导其思考哪些逆反行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哪些逆反行为是消极的;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

辅导目标:改善其家庭教育环境,消除蒙蒙与家长的对立心理。

辅导方法:与蒙蒙的家长进行沟通,采用家庭治疗的方法,让孩子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具体操作:首先向家长说明造成蒙蒙目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然后向家长介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哪些教育对策,从而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提醒家长要多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通过家庭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缓解其逆反情绪。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教育方式要一致。

结果反馈:家长十分配合,尽力为蒙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父亲经常与他一起运动、谈心;母亲在父亲批评孩子时也不再当面阻止等。通过电话访谈,及时了解了蒙蒙在家中的表现,同时也向家长反馈蒙蒙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4、 第四次辅导

辅导目标:与科任教师沟通,缓解蒙蒙与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

辅导方法:改善其外在环境,让教师也加入到蒙蒙的心理辅导中。

辅导具体操作: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让其了解像蒙蒙这类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建议教师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可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课后与他个别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改正。

结果反馈:由于教师不再对其进行公开批评,蒙蒙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尊重,在与老师的亲切沟通过程中,对自己之前对老师的鲁莽顶撞行为感到羞愧。同时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渐渐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以及同学的支持和尊重。

四、辅导反思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7

关键词:生 情绪调节 团体辅导

随着生恋爱现象的低龄化和普遍性,恋爱问题已成为许多生困扰之一,有的生因为恋爱问题而陷入痛苦之中,因而荒废学业,个别学生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结束生命。本研究整合恋爱关系的相关理论,结合生恋爱心理特点设计团体辅导方案,以期培养生正确的两性关系,提高其异往能力,提高恋爱信心以及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

依据马斯洛需要次理论、恋爱心理学理论、罗杰斯人际关系理论和坎布贝尔爱情发展阶段理论设计,从认知、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心理发展过程,设计出两性关系团体辅导方案,依次包括“知己知彼”、“爱的艺术”、“相处之道”、和“爱的成长”组成的生两性关系团体辅导方案。

一、恋爱关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一)方案实施的设计

3、工具

(1)自编团体辅导手册。昆明理工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与云南师范心理系部分研究生组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调节两性关系为主的系列团体辅导方案,共4次方案。建立了“玫瑰之旅――爱的正能量”工作坊。

(2)自编团体辅导活动评估表。由研究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和编制了对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评估表,包括客观评分部分和主观评价部分。问题主要涉及对该次团体辅导的满意程度,自己的参与程度,在辅导中的收获,关注点,自己的发展等方面。评估在每次团体辅导后进行。

(3)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Fraley等编制了包含焦虑(担心自己被拒绝和被抛弃-自我模型)和回避(不喜欢与他人亲密,不喜欢依赖他人-他人模型)两个分量表的ECR-R。问卷采用7级评分,取项目的平均分。

二、恋爱关系团体辅导效果

1、被试前测总体情况

在进行团体辅导之前对所有被试进行了前测,使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QR对被试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下表是被试在EQR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到,被试的前后测得分,不仅在总分上达到了显著的差异水平,在各分量表上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水平。这说明被试在参与团体辅导之前和之后两性关系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两性关系的消极方面如惧怕维度和冷淡维度上被试的分数都有所降低,可以初步推测本研究的团体辅导对被试的情绪调节是有效的。

三、讨论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8

一、提升家长意识,重视教育宣传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早教”一词在我国社会大众中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早教工作,并且部分家长还会参加一些亲子教育辅导机构,希望通过学习现代专注的早教知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启蒙与培养。但是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在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那就是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早教中的重要性,盲目照搬书本上的早教经验,并且将早教内容主要放在了提升孩子的知识掌握程度上,使得0~3岁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早教辅导工作中,有关早教机构应改变原有被动的辅助模式,不仅要提供亲子园给一些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活动。同时,有关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对家长思想的修正与引导。首先,早教辅导机构应该积极与家长建立稳定的沟通关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指出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教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让家长对自身的不足产生认识。其次,早教辅导机构还应重视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家长对亲子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明白与幼儿进行互动的重要性,进而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教育中。

二、活动,引导家长参与

0~3岁的儿童一般还没有达到进入幼儿园的年龄,因此想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等应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就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而言,其形式有很多种,而通过研究证明,经常性地进行群体性亲子互动活动,更容易对幼儿心理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应积极为幼儿与家长创造出更多亲子互动的机会。通常早教辅导机构会建议父母双方在空闲的时候带领幼儿到辅导机构的亲子园去进行亲子活动,这样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家庭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性活动。

三、注重家校沟通,听取家长意见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我国早教辅导机构在对0~3岁儿童教育进行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家长的作用给予一定重视,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以此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方案策划案例”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打造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方案策划(帮你提升亲子关系,构建幸福家庭)”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